2017年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二)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2017年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二)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ID:31722521

大小:213.4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17

2017年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二)数学(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17年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二)数学(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17年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二)数学(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17年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二)数学(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17年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二)数学(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二)数学(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二〉数学《文〉试题一、选择题1.设zqi_z)=2+z,则忖=()A.y/2B.2C.JD.-22【答案】Czg(l-z)=2+/=>

2、z

3、gl-/

4、=

5、2+z

6、^V2

7、z

8、=a/5=>

9、z

10、=^-【解析】试题分析:2,选C【考点】复数概念【名师点睛】木题重点考查复数的基木运算和复数的概念,属于基本题•首先对于复数的四则运算,要切实掌握其运算技巧和常规思路,如(a+bi)(c+di)=(ac-bd)+(ad+bc)i9(a,b.c.dgR).其次要熟悉复数相关基本概念,如复数a+bi(a,beR)的实部为a、虚部为方、模为Ja'+F、对应点为(a

11、,b)、共轨为a-bi.2.已知集合A={x

12、7-x-6<0],B=jx

13、丄a},则A^B=()A.[1,3]B・[-2,0)U[l,3]C.[-2,0)D.[—3,0)U[l,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xx2-x-6<0}=[-2,3]B=jx

14、—=[!,-H»)U(一0),所以AlB=[-2,0)U[l,3]选B.【考点】集合运算【方法点睛】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首先要弄清集合中代表元素的含义,再看元素的限制条件,明确集合类型,是数集、点集还是其他的集合.2.求集合的交、并、补时,一般先化简集合,再由交、并、补的定义求解.3.在进行集合的运算时要尽可能地

15、借助Venn图和数轴使抽象问题直观化.一般地,集合元素离散时用Verm图表示;集合元索连续时用数轴表示,用数轴表示时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3.某校为了解1000名高一新生的身体生长状况,用系统抽样法(按等距的规则)抽取40名同学进行检查,将学生从1D1000进行编号,现已知第18组抽取的号码为443,则第一组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的号码为()A.16B.17C.18D.19【答案】C443-(18-l)x^^=18【解析】试题分析:第一组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的号码为40,选C【考点】系统抽样法1.已知双曲线—-^-=1(6/>0)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y2=8x的焦点重合,则a为a3()A

16、.V19B・1C.2D.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a2+3=22^a=lf选氏【考点】双曲线基本量2.已知命题p:fxe(2,4-oo),2'>x2;命题g:函数/(x)=sin2x+>/3cos2x的一7龙条对称轴是x,则下列命题屮为真命题的是()12A.p/qB.—^p/qC•pa―qD•—pa―q【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卞=42=戏,所以”为假;(空卜sin2x空+辰os2x^=2sin(互+兰)=-2,所以命题纟为真,因此(12丿121263为假;7"为真,为假;为假;选B.【考点】命题真假【答案】A1+兀(2y=二一1【解析】试题分析:1一兀兀

17、一1,所以对称中心为厲一

18、),两条渐近线为【考点】函数图像【思路点睛】(1)运用函数性质研究函数图像时,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函数相关性质本身的含义及其应用方向.(2)在运用函数性质特别是奇偶性、周期、对称性、单调性、最值、零点时,要注意用好其与条件的相互关系,结合特征进行等价转化研究.如奇偶性可实现自变量正负转化,周期可实现自变量大小转化,单调性可实现去J,即将函数值的大小转化自变量大小关系7.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11!的结果是()/伽出$/A.-1B.0【答案】AC.7D.1S=cos—=0J=2【解析】试题分析:第一次循环,2;第二次循环,2龙3龙S=

19、cos——=—1J=35=-l+cos—=-1,/=42;第三次循环,2;第四次循环,S=-l+cos=0,/=5第五次循坏,第六次循环,S=cos结束循环,输出【考点】循环结构流程图【名师点睛】算法与流程图的考查,侧重于对流程图循环结构的考查.先明晰算法及流程图的相关概念,包括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伪代码,其次要重视循环起点条件、循环次数、循坏终止条件,更要通过循坏规律,明确流程图研究的数学问题,是求和还是求项.8.过抛物线尸=4兀的焦点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则AB=()C.16D.32A.4B.8【答案】CAB=卫-AB=—T—=16【解析】试题分析

20、:由sin&得sin30°,选c.【考点】焦点弦【方法点睛】1.凡涉及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时,一般运用定义转化为到准线距离处理.本题屮充分运用抛物线定义实施转化,其关键在于求点P的坐标.2.若P(x°,y°)为抛物线y=2px(p>0)上一点,由定义易得

21、PF

22、=x0+

23、;若过焦点的弦AB的端点坐标为A(xi,yi),B(X2,y2),则弦长为

24、AB

25、=xi+x2+p,xi+x2可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整体求出;若遇到其他标准方程,则焦半径或焦点弦长公式可由数形结合的方法类似地得到.7.在A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