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辽宋夏金元时期专项练习

人教版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辽宋夏金元时期专项练习

ID:31729422

大小:113.8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7

人教版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辽宋夏金元时期专项练习_第1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辽宋夏金元时期专项练习_第2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辽宋夏金元时期专项练习_第3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辽宋夏金元时期专项练习_第4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辽宋夏金元时期专项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辽宋夏金元时期专项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辽宋夏金元时期专项练习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C.忽必烈D.朱元璋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3.瀆渊Z盟Z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4.下列哪一项的搭配是正确的?()A.女真族一阿骨打一辽C.女真族一元昊一西夏5.杨家将

2、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2.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牛羊被野,戴白Z人,不识干戈〃。这说明()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B.契丹族一阿保机一金D.汉族一赵构一南宋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渲渊之盟订立前()A.北宋与金的争战B.南宋与辽的争战C.北宋与辽的争战D.南宋与金的争战6.勤俭节约是中华氏族的传统美徳在历史上对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规定,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衣帽上不得

3、缀饰珠玉的朝代是()A.西汉初年B.东汉初年C.北宋初年D.南宋初年7.随着电视剧《穆桂英挂帅》的热播,杨家将的故事更加深入民间,它反映了〃灣渊之盟〃订立之前争战的两个政权是()A.北宋与辽B.北宋与金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8.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元朝吋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立了()A.宣政院B.安西都护府C.澎湖巡检司D.北庭都护府9.青年历史学者袁腾飞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主讲《两宋风云》。下列有关两宋历史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宋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并立B.两宋时期,我国

4、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C.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10.郭靖和杨康是《射雕英雄传》屮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A.西夏建立B.瀆渊之盟C.金灭北宋D.元朝建立□.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來的最重要的正面影响是()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C.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D.使北方趋于平静12.历史上的〃瀆渊之盟〃是北宋与同时期少数民族关系的缩影。它是北宋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订立的

5、()A.辽B.西夏C.金D.元A.②③④①B.③④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④③②14.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扌舌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并立和民族融合C.繁荣开放的社会D.盛世与危机并存15•在我国历朝历代的疆域图中,有一幅在今天的西藏区域注着“宣政院辖地〃的疆域图,那么它是()A.唐朝嗨域图B.元朝疆域图C.明朝嗨域图D.清朝疆域图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40分)16•提到宋代,特别是南宋,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屮的多半是一幅〃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的柔靡景象。但学术界对

6、宋代社会文明却给了了高度评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江南为之盛国矣。材料二:••••••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三:宋代时期,屮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材料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2)材料二图为一钱币的复印件。请填出:它的名称,它出现的时间、地点它的地位,意义o(3)根据材料三写出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所设立的机构名称。17.认真阅读下列材料

7、,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南宋时太湖地区••••••产量居全国之首,尤其以平江府为代表,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材料二:宋朝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Z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方户口数比例占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宋史》中有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材料一中的“苏湖〃是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2)材料二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材料一中的“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3)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7.阅读材料: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

8、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一一江南经济区。材料二: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