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

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

ID:31731100

大小:300.0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17

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中的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分子B.光能自养型生物的体细胞中可以不含有叶绿体C.需氧生物的体细胞中可以不含线粒体D.细菌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无丝分裂【答案】D【解析】A.磷脂分子分为亲水端和疏水端,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A正确;B.蓝藻是光能自养型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叶绿体,B正确;C.好氧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线粒体,C正确;D.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增殖方

2、式为二分裂,D错误;答案选D。2.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细胞可以是根尖成熟区的细胞B.若B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曲线中b点左移C.用一定浓度的KN03溶液代替B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D.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有关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解题要点是识记实验原理、分析实验现象。A.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在A、B溶液中细胞发生了渗透作用,该细胞应该是具有大液泡的成熟细胞,可以是根尖成熟区

3、细胞,A正确;B.若B溶液的浓度减小,则浓度差减小,相同时间内失水的程度变小,复原时所需要的时间变短,即a点下移,b点左移,B正确;C.据图可知,植物细胞在B溶液发生了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如果用一定浓度的KN03溶液代替B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C正确;D.据图可知,曲线ab段的变化是由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细胞主动吸收B溶液中的离子而使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从外界大量吸水所致,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以坐标图形式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现象,解题关键是对坐标图的解读:1、据图分析,A细胞失水量

4、增加,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且不能自动复原;B细胞先失水量增加后减少,说明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说明细胞从外界主动吸收了离子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2、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要选择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含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若外界溶液的浓度增大,导致浓度差变大,则单位时间内,失水程度大,复原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3.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成熟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恶性肿瘤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性,所以不会被化疗药物杀死C.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

5、,全能性越强D.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减少,是细胞衰老死亡的结果【答案】A【解析】A.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A正确;B.恶性肿瘤细胞容易转移、能无限增殖,且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强,所以不易被化疗药物杀死,B错误;C.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C错误;D.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减少,是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的结果,D错误;答案选A。4.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若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两代

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C.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2和0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解题要点是对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的原理、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分析。A.噬菌体是病毒,只能用活细胞培养,A错误;B.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最可能是因为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将细菌裂解,

7、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分布于上清液中,B错误;C.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两代,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占2/22,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为0,C正确;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知识易错点:1.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大肠杆菌→噬菌体与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2.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①用3

8、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