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61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61例疗效观察

ID:31733334

大小:54.9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61例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61例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61例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61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61例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9-0123-01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在活动性和痰涂阳性肺结核患者中,咯血症状分别占30%和40%[1],出现咯血症状时,患者情绪常常较紧张,须及时予以止血治疗,2002年1月〜2010年8月我科收治肺结核咯血61例,经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1例均经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32.5±13.6岁,其中男性41例,女性20例;II型肺结核3例,III型肺结核50例,IV型肺结核8例。小

2、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小于100ml)40例,中量咯血(100〜500ml)15例,大量咯血(大于500ml或一次咯血量大于100ml)6例[2];首次咯血54例,反复咯血7例。2疗效观察2.1参照全国统一化疗方案抗虏治疗及对症处理。2.2对小量咯血40例患者服用云南白药0.5”次,每隔4小时服一次,同时予氨甲环酸l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日,经过2〜5天40例全部止血。2.315例中量咯血患者,除按小量咯血患者常规服云南白药、静滴氨甲环酸外,予加用血凝酶(立芷血)l.OkU静脉注射,1次/日,经过3〜6天14例止血,1例疗效不佳,加用垂体后叶素18u加入5%

3、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该例患者42岁),1次/日,2天咯血停止。2.46例大量咯血患者,除常规服云南白药、静滴氨甲环酸及静脉注射血凝酶(立芷血)外,还予垂体后叶素18〜24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日,其中55岁以上患者不用垂体后叶素,改用盐酸普鲁卡因2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8小时1次,经过3〜7天5例止血,1例疗效不佳,加用盐酸异丙嗪25mg肌注,每12小时1次,地塞米松5mg静滴,每12小时1次,3天咯血停止。2.5对中量或大量咯血的10例患者因合并肺部继发性细菌感染,加用青霉素或头胞咲辛等抗生素治疗7〜10天。3讨论肺结核

4、咯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急诊病症。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暨联合应用云南白药、氨甲环酸、血凝酶(立芷血)、垂体后叶素,55岁以上患者采用云南白药、氨甲环酸、血凝酶(立芷血)、盐酸普鲁卡因综合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个别病例不能奏效则加盐酸异丙嗪、地塞米松等非止血药物也能取得较满意疗效。查阅文献资料: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使肺中血管炎症消退,通透性降低而有助于止血;应用盐酸异丙嗪既能镇静,又扩张静脉,使肺循环、左心室及支气管动脉压力降低而达到止血;云南白药为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味有效止血药,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功效;垂体后叶素内含加压素,直接兴奋平滑肌,使小动脉收缩

5、,从而减少肺循环血量并使肺血管收缩而止血;普鲁卡因具有镇静、同时有兴奋迷走神经、扩张外周血管、减少肺循环血量和降低肺循环压力作用而止血,55岁以上患者使用普鲁卡因亦能达到止血目的,从而避免了因使用垂体后叶素收缩动脉血管而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氨甲环酸、血凝酶(立芷血)为不同机制的止血药,二者合用可以达到加强止血的效果。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及咯血量综合运用不同的药物进行综合止血治疗,中、西医药物优势互补,达到协同作用。参考文献[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2]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6、2006.25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