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症的临床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症的临床分析

ID:31734898

大小:56.2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症的临床分析_第1页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症的临床分析_第2页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症的临床分析_第3页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症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症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症的临床分析(丹阳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江苏丹阳2123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合并失眠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安定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失眠疗效和治疗前后失眠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失眠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V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3周、4周、3个月失眠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o讨论: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合并失眠症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失眠症状,值得推广

2、。【关键词】中医针灸;中风;失眠症;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092-0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中风的发牛率显著提高[1]。中风乂称脑卒中,发病原因主要为脑部血管出现突然破裂或由血管发牛阻塞而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而导致的脑组织损伤疾病。而中风后失眠是患者易出现的并发症。相关研究表明[2],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为进一步论证上述结论,在木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中风合并失眠症患者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比常规药物治疗效果。结果示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

3、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合并失眠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男口例,女9例;年龄为42〜72岁,平均年龄为(56.55±4.36)岁;病程为11〜42d,平均病程为(20.51±5.31)d;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为40〜71岁,平均年龄为(56.26±4.29)岁;病程为9〜43d,平均病程为(20.94±5.21)do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o1.2方法对照组给予安定(百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115)口服,

4、2.5mg/次,1次/£每晚睡前服用。治疗吋间为4周。观察组采取中医针灸治疗,使用“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结合治疗:①取穴:双侧头皮胃区、耳穴神门、体穴神门、足三里、中胶、内关及太溪。②具体操作:头皮针在胃区沿头皮平刺,进针长度为20〜40mm,以局部头皮酸胀为度。选用直径为0.3mm,长度为20〜40mm的毫针,在患者出现酸胀得气后连接电针仪,频率调至40Hzo在耳及体神门穴进针4〜7mm,内关穴斜刺进针10〜15mm,针身与皮肤的夹角保持在45°,针尖朝腕部,然后快速旋转捻针,令酸胀针感向手指传导。在太溪穴进针5〜8mm,捻转针柄使

5、患者足踝跟部出现酸胀感。中胶、足三里进针15〜20mm,提插捻转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口寸间为20〜30min,5次/周。治疗时间为4周。1.3观察指标(1)失眠疗效评价:治愈:患者治疗后睡眠吋间和睡眠深度完全恢复,唾醒后精力充沛;显效:患者治疗后唾眠时间明显增加,睡眠深度明显改善;有效:患者治疗后睡眠吋间有所增加,唾眠深度有所好转,失眠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患者治疗前后唾眠时间和唾眠深度无任何好转,其至加重[3]。总有效二治愈+显效+有效。(2)采用匹兹堡唾眠质量调查表对两组治疗前后失眠症状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患者入唾时间、唾眠质量、唾眠总吋间、

6、梦扰情况、夜醒次数、醒后周身感觉和消化道症状等方面,分数越低则唾眠质量越好。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疗效观察组失眠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V0.05)。详见表1。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3.讨论中风患者出现失眠症是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并口会显著对疾病的恢复造成负面影响。中医治疗中风有着长远的历史,且方法繁多,中医针灸治疗中风有着显著的疗效⑷。在本研究中,中风合

7、并失眠症患者“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结合治疗,其疗效显著高于常规药物治疗者,差异显著(PV0.05)。说明此针灸方法相比于传统药物治疗具有更高疗效。选取头皮针胃区为主穴,从而调理后天之本。中风患者出现失眠症由抑郁等不良情绪造成,而头皮针胃区处于头部靠髓海部位,可有效调理心神,控制不良情绪,针刺此穴可起到振奋精神、鼓舞中气的效果。而在针刺捻针得气后配合使用电针仪可有效促进提升针刺效果。针刺神门穴可有效安神定志,针刺内关、中腕等穴位可起到调理心、胃等脏器功能的作用,而针刺太溪穴可起到益精补肾、镇静填髓的效果[5]。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治疗后失眠症状评

8、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结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症状。原因主要在于,“三才”配穴包含上(天)、中(人)、下(地),“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