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个小麦栽培管理小经验

介绍几个小麦栽培管理小经验

ID:31747373

大小:250.3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介绍几个小麦栽培管理小经验_第1页
介绍几个小麦栽培管理小经验_第2页
介绍几个小麦栽培管理小经验_第3页
介绍几个小麦栽培管理小经验_第4页
介绍几个小麦栽培管理小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介绍几个小麦栽培管理小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介绍几个小麦栽培管理小经验赵玉山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委员会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丰产丰收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各地在小麦牛产上都采取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下面总结山西省临汾市农民探索岀的小麦栽培管理的一些小经验,供参考。一、麦田不深耕,麦根扎不深小麦是须根系作物,其根系虽然可以伸展到200厘米左右的土层,但约70%的根系是分布在耕作层中的,因此,需要有一个利于根系生长的深厚活土层。实践证明,深耕配合增施有机肥,能有效改善土壤的水、月巴、气、热条件,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环境。目前,临汾市多数

2、麦田多年只进行旋耕,导致土壤耕层变浅,根系分布上移,小麦抗逆性降低,采用麦出深耕技术,增产效果显箸。使用机械进行深耕、深松吋,深度最好在30厘米以上,以打破犁底层。由于深耕、深松会增加生产成本,且其效果可以维持多年,因此不必年年进行,可深耕或深松1年旋耕2~3年。结合临汾市当地情况,“两年一深耕,三年一轮回”比较合适,即土地旋耕2年后进行1次深耕或深松。秸秆还田量大的地块,宜采用深耕作业;秸秆还田量较少的地块,宜采用深松作业;干旱年份、小麦己过适播期的,深翻会失境,影响小麦播种,所以不必深耕,可采用少免耕播种技术。二.麦稀勿担忧,麦密无穗头小

3、麦是分藥作物,通过分藥可以调节群体大小,因此播种量不宜过大,否则易引起群体密度过大,不利于壮秆、大穗、高产。生产屮,有的农民受“有钱买籽,没钱买苗”旧思想的影响,宁愿播种量大一些、种得密一些,也不愿少下籽、种得稀一些;不根据自家地块生产条件,受邻居麦田播种量影响,肥力不足且较瘠薄的地块也加大播种量,结果适得其反;进行秸秆还田的地块,整地质量较差时,适当增加一些播种量即可,但部分农民为了保险一味加大播种量,导致亩播种量上升到30~35千克。2017年3月初,笔者在山西省曲沃县北容村调查相邻两块麦田,此时小麦正处于返青期,每亩30千克播种量的麦[

4、H,根茎细弱,调查10株小麦均是独秆,没有分藥;而每亩20千克播种量的麦田,叶宽根壮,10株平均分藥3个。说明播种量过大时:一是生产成本过高,按平均亩加大10千克播种量计算,每亩就要增加种子投入40元左右;二是播种量过大的地块,冬前易形成旺苗,抗寒力下降,影响来年产量,“麦无二旺”就是这个道理;三是播种量过大的小麦靠主茎成穗,养分消耗多,产量水平较低。为此,一定要根据自家的生产条件、播期和底墻等情况,确定适宜的播种量。山西省临汾市平川地区,水地麦田10月广10FI为适播期,毎亩推荐播种量为13〜15千克;10月15^20R为晚播期,每亩推荐播

5、种量为20~22.5千克;秸秆还出整地质量较差的地块可增加10%的播种量。三、麦喜胎里富,基肥要施足小麦种子所储备的养分,一般只能满足出苗,最多至三叶期。小麦生长进入分簾期和次生根发生期后,出现第一个需肥小高峰,如果不进行追肥,会出现叶片发黄、分藥和次生根缺位、生长缓慢等现象。因此,小麦生产强调要施足基肥,包括底肥和种肥。目前,在小麦生产中,不少农民播种后便进城务工,因此当地不少地方都采取“一炮轰”的施肥方式(播种时一次性施足基肥),在小麦生长过程屮一般仅追肥1次,有的甚至不追肥。一般亩产450千克的麦田,在玉米秸秆还田的情况下,毎亩施优质农

6、家肥2500^3000千克,播种时毎亩再施50千克小麦专用配方复合肥。小麦施基肥吋需注意三点。一是要搞好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约肥料用量,而且能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二是农家肥耍经过腐熟处理。腐熟处理时,通过高温能杀死部分寄生菌、寄生虫卵,以及部分传染病害的因子。腐熟处理方法:在积肥场,将牲畜粪便一层层的堆积起来,边堆积边压紧,粪便较干时,可加适量水以保持湿润,肥堆高度2米左右,堆积完毕后用泥土将肥堆封好,经过5飞个月农家肥可完全腐熟。三是要将化肥深施,防止淋失。耕地

7、时,在犁上安装犁底施肥机进行作业;在播种机上附加一套肥箱和排肥开沟装置,在播种的同时将化肥施入土壤中。Ui麦田要踏实,压老传统小麦播后镇压可踏实土壤,提高整地质量,增强作物抗旱能力;可增强土壤与种子的结合度,提高出苗率,保证苗全、苗壮;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促进分藥和次生根生长;有利于降低植株基部节间高度,增强抗倒伏能力,是小麦节水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临汾市的水地麦田多进行秸秆还田,由于整地时间有限,秸秆粉碎质量不高,播种时常出现土壤翘虚等问题,使小麦种子不能与土壤很好地接触,更需要采取播后镇压这项技术措施。部分地区种植者图省事,简化了传

8、统的镇压措施,或镇压磯子重量较轻,达不到镇压效果。大面积麦田,可采用机械镇压的方式;小面积麦田或地边地头难以进行机械镇压的地块,可采用人工走步踏压的方式。播种后镇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