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稳增长中“消失”的国开行

宏观专题:稳增长中“消失”的国开行

ID:31751129

大小:731.0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1-17

宏观专题:稳增长中“消失”的国开行_第1页
宏观专题:稳增长中“消失”的国开行_第2页
宏观专题:稳增长中“消失”的国开行_第3页
宏观专题:稳增长中“消失”的国开行_第4页
宏观专题:稳增长中“消失”的国开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宏观专题:稳增长中“消失”的国开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前言5一、自身剖析:“不一样”的国开行5(一)不一样的出身51、股权结构:财政部控股比例逐渐减少52、地位特殊:信用堪比主权63、职能特殊:支持“两基一支”国家项目6(二)不一样的资产负债表61、资产端:贷款占比高、整体期限长72、负债端:债券融资为主要资金来源73、收入端:资负结构决定较低的净息差8(三)不一样的国开债81、国开债vs国债:同享主权评级,但国开收益率更高82、税收差异与流动性带来的利差9二、纵向回顾:宏观调控中从不缺席10(一)“前世”:国开行十年三次扩表101、第一阶段(2008-2009):配合“四万亿”计划的扩表112、第二阶段(2

2、011-2012):配合经济转型的扩表113、第三阶段(2014-2015):支撑经济走过“三期叠加”的扩表11(二)“今生”:三次扩表累积资金压力121、从经营结果看:净息差与资产收益率走低122、从期限结构看:资产和负债期限结构差异增大123、从利息收入和成本看:利差有所收窄14三、横向比较:国际上最为强势的国家开发银行14(一)一马当先的绝对资产规模14(二)担子最重的经济发动机15(三)扩表速度长期超跑经济15(四)较低水平的资本充足率16四、未来展望:本轮稳增长中,国开行会缺席吗?16(一)展望一:从政策性扩张为主转向市场性克制兼顾16(二)展望二:

3、从“准财政+准货币”双属性回归“准财政”17(三)展望三:加强风险管理及金融监管17(四)展望四:扩表趋势逐步放缓18图表目录图表12008年国开行股制改革后股权结构5图表22011年后国开行股权结构5图表32015年至今国开行股权结构6图表4国开行当前国际信用评级6图表5对比国有商行,国开行资产端贷款占比更高7图表6对比国有商业银行,国开行长期贷款占比更高7图表7对比国有商行,国开行负债端债券占比更高8图表8国开行债券融资期限以中长期为主8图表9国开行贷款利率长期低于金融机构平均水平8图表10近年国开行债券融资利率高于定期存款利率8图表11国开债与国债十年期

4、利差9图表12国开债与国债一年期利差9图表13国开债与国债税收差异9图表14国开债持有者结构情况10图表15国债持有者结构情况10图表16国开行扩表三阶段10图表17国开行总资产构成变化11图表18国开行投放贷款支持行业变迁11图表19国开行净息差下行,与商行净差距逐步扩大12图表20国开行资产收益率(ROA)持续走低(%)12图表21国开行资产结构变化12图表22国开行贷款期限结构变化12图表23国开行负债结构变化13图表24国开行发行境内人民币债券期限结构变化13图表25国开债到期偿还压力逐年上升13图表26国开行金融非衍生金融资产负债各期限净头寸变化14

5、图表27国开行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利率变化14图表28国开债资产结构中高利率资产份额减少14图表292017年各国国家开发银行资产规模对比15图表302017年中国国开行贷款占GDP比重高居前列15图表31各国开发银行贷款/GDP变化一览15图表32各国开发银行资产增速对比16图表33国开行资产增速常年超跑经济增速16图表34中国国开行资本充足率处在较低水平16图表352013年各国开发银行不良贷款率对比16图表36国开行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间的资金来往链条17图表37日本2008年进行政策性银行改革18前言成立于1994年,国开行充分完成服务国家战略的开发性金融

6、任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路行来,已然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中长期信贷银行和债券银行,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从上世纪90年代重大国家基础建设的输血机,到本世纪初地方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推手,再到金融危机后国家经济发展的减震器,为地方棚户区改造输送巨额贷款作为支撑,国开行当之无愧为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金融推手”。但本轮稳增长中,截至目前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都未见其身影。过去10年间,国开行自身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其资产负债表究竟如何变化、未来是否还有空间继续大展身手?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国内经济转型任重道远的背景下,这几个问题再度进

7、入人们视野。一、自身剖析:“不一样”的国开行国开行开发性金融的定位、支持“两基一支”的特殊职能以及堪比主权的信用资质,决定了其资产负债表和金融融资工具的特殊性。对国开行资负端结构、国开债收益率和持有结构等问题的了解,有助于更深入的理解国开行的经营行为、探索国开行的金融边界。(一)不一样的出身1、股权结构:财政部控股比例逐渐减少成立之初——政策性银行定位,财政控股顺应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机制改革的双重需要,国家开发银行诞生于1994年。彼时中国面临着地方财政无序扩张挤出中央财政的境况,为缓解中央政府财政赤字的压力,1994年3月国务院牵头组建了国家开发银行,并于4

8、月14日对外宣布开业办公。成立时国开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