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探究综述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探究综述

ID:31753594

大小:57.9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7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探究综述_第1页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探究综述_第2页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探究综述_第3页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探究综述_第4页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探究综述【摘要】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代,距今1500余年,历史悠久,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蜀道明珠的美誉。本文主要对千佛崖摩崖造像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研究,千佛崖摩崖造像的历史文化底蕴须立足于前人的研究基础、研究方法上进一步挖掘,其研究工作任重道远。【关键词】千佛崖摩崖造像;研究;综述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市城北5公里,嘉陵江边,历史悠久,距今1500余年,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代,现存造像基本

2、为唐代遗存,五代和清代有少量开凿,其余各代多为游人题刻和❷銮佛像之举。现存迄唐至清各代题刻118条,历代名人题咏千佛崖诗歌三十余首。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四川最为宏伟的石窟群,佛崖全长近400米,崖高45米,现存造像1200余龛,7000余尊,佛龛层叠分布,密如蜂巢。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研价值,是我国石窟造像中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其规模布局、雕凿水平堪与国内其它著名石窟相媲美,崖前始于三国时期的金牛古道,是连接八百里秦川与蜀地天府之国的交通要道,按前国家文物局局长

3、单霁翔先生的说法,千佛崖在蜀道上的地位可比拟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强了对文物的保护,十分重视文物考古研究工作。千佛崖摩崖造像也不例外,各界人士开始从历史、美学、考古、文物保护等方面研究千佛崖。上世纪50年代,学者们就开始注意川北石窟,江学礼、吴觉非、王家❷、张明善、黄展岳、史岩等学者们开始对千佛崖的开凿年代、造像风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1961年史岩在《文物》第二期上发表了《关于广元千佛崖造像的创始时代问题》以及温廷宽的《广元千佛崖简介》。史岩在文中阐述了大佛窟的造像风格,推断出千佛崖的造像时代应该是南

4、北朝,驳斥了色伽兰所认为始于唐代开元十年。1962年阎文儒教授的对千佛崖和皇泽寺作了分期研究,在1990年第3期《江汉考古》上发表了《四川广元千佛崖与皇泽寺》,文章查阅史料结合龛窟探讨了千佛崖与皇泽寺开创的年代,千佛崖与皇泽寺的名称的由来与历史,千佛崖与皇泽寺的分期与题材,千佛崖与皇泽寺龛窟的题材。80年代之后,许多学者对开始川北石窟做调查工作,出版了不少图录。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和广元市文物管理所对广元石窟寺进行了联合调查,1990年在《文物》第六期上发表了调查纪要:《广元千佛崖石窟调查记》和《广元皇泽寺石

5、窟调查记》,并对广元石窟各个时期的窟龛形制、造像题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广元千佛崖石窟调查记》一文按照造像时代的先后顺序介绍了千佛崖的重点龛窟,同时指出广元石窟,就其北朝后期至盛唐造像而言,其规模、内容与雕凿水平,与同时期中原北方石窟(如云冈、龙门、敦煌莫高窟等)相比,均可堪称同步,当在伯仲之间。广元石窟的兴起,为盛唐以后,尤其是晚唐、五代和两宋时期四川石窟高峰的到来,准备了条件。千佛崖与皇泽寺的石窟造像无论洞窟型制、题材内容、造像风格、布局组合等方面,皆更接近中原北方石窟。1990年《文物》第六期为广元石窟做了专题,

6、除了上述两篇外,还有:广元市文物管理所的《广元新发现的佛教造像》。罗世平的《千佛崖利州毕公及造像年代考》考察了菩提瑞像窟,作者认为该窟属四川密教龛窟造像中仪轨完备、雕镌精美的大型洞窟,初唐密教图像虽不似盛唐时系统庞大,但仍旧具有相当完备的仪轨和粉本流传,并逐步形成定制。邢军的《广元千佛崖初唐密教造像浅析》一文通过考察千佛崖莲花洞与菩提瑞像窟,探讨了密教教主大日如来、四川密教的传入问题及密教与显教相结合开窟造像的现象。丁明夷的《川北石窟札记一一从广元到巴中》探讨了唐代川北石窟的发展概况以及造像题材受佛教宗派影响而呈现多样性的

7、特征。王树林、唐志工、张宁《从川北石窟实测谈石窟寺立面图廉测方法》以千佛崖为例,探讨出用常规测绘工具施测石窟寺立面图的方法。90年代除上述《文物》专题介绍、研究千佛崖石窟外,1991年罗世平在《故宫学术季刊》(台北P117-122页)第九卷第2期刊发表了《广元千佛崖菩提瑞像考》,从利州毕公及菩提瑞的年代、菩提瑞像金刚座椅靠图像,菩提瑞像与摩诃菩提❷像三方面入手,对千佛崖菩提瑞窟做了专门的研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更新,对千佛崖摩崖造像的研究更为广泛,研究方法更为新颖。2002年姚崇新的博士论文《广元石窟造像的分期与研究

8、》运用了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广元石窟造像进行了综合的分期研究,探讨了广元石窟与两京、陇右、巴中的关系,以及对四川腹地造像的影响。在博士论文延伸基本上的作者还探讨了广元密教造像,广元石窟窟型,造像题材等内容,并分别进行了论述。同时撰写了《对部分广元密教造像题材的再考察一一兼析某些密教造型艺术的渊源》,对广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