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体会

ID:31754013

大小:57.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7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体会_第1页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体会_第2页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体会_第3页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体会_第4页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体会【摘要】目前,心肌梗塞患者的死因,多数是由于泵功能衰竭或与其相关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或心脏破裂,显然,这些情况都是大面积心肌坏死的后果。现已证明,心肌坏死的数量是决定患者预后最主要的因素。限制心肌坏死范围的最有效方法是早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如能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将冠状动脉再通,使心肌重新得到充足的血液灌注,就能阻止梗塞范围的扩大。基于上述想法,溶栓疗法应运而生。【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78-01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引起部分心肌严重

2、而持久的缺血性坏死。溶栓治疗的获益与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密切相关,溶栓越早,拯救的心肌就越多。缩短病人至入院和入院至溶栓开始的时间是提高溶栓获益的重要措施。现将我院2009年5月〜2012年6月收治AMI患者15例,进行急诊溶栓,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溶栓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为2009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AMI患者,男13例,女2例,年龄37〜72岁,平均5738岁。急性广泛前壁梗塞5例,下壁梗塞2例,正后壁梗塞2例,前壁加前间壁梗塞1例,下壁正后壁梗塞4例,前间壁梗塞1例。再通13例,失败2例,再通率为87%。起病至开始溶栓治疗的时间最短1.16小时,最长6

3、小时。2治疗2.1溶栓前的准备2.1.1将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收入ICU病房。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放松紧张心理,避免一切用力动作,并吸氧,接心电监护,做心电图。2.1.2在病人入院后选择病例,取得简短而又仔细的病史,决定是否符合溶栓治疗的适应症或禁忌症。2.1.2.1适应症持续性胸痛〉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20分钟后症状仍不缓解者。心电图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MV、胸导联>0.2MV者。发病6小时至半年内有缺血性脑卒中(包括TIA)史者。有出血性视网膜病史者。各类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患有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2.1.3迅速建立静

4、脉通道,尽量选择前臂较粗的静脉并用塑料套管针穿刺固定,尽快准备溶栓药物。2.1.4采集血标本,包括ACT(正常值为80〜120秒)、APTT(正常值为60〜80秒)、心五酶、肌红蛋白等。2.2溶栓过程中的操作2.2.1确保单位时间内溶栓剂的输入,必要时可用输液泵调节滴速。UK150万单位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再加入100ml5%〜10%葡萄糖液体中,30分钟滴入,滴完后12小时,皮下注射肝素7500U,每12小时一次,持续3〜5天。用rt-PA之前给予肝素5000U静脉滴注,再用下列方法给予rt-PA:15mg静脉推注:0.75mg/kg(不超过50mg)30分钟内静脉滴注,随后0

5、.5mg/kg(不超过35mg)60分钟内静脉滴注。总量不超过lOOmgort-PA滴毕后应用肝素每小时700〜1000U,静脉滴注48小时,监测APTT维持在60〜80秒,以后皮下注射肝素7500U,每12小时一次,持续3〜5天[l]o2.2.2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在血栓溶解、冠脉血流再通的瞬间,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更为明显。如前壁心梗者,由于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较高,患者可出现快速的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室颤。下壁、后壁心肌梗塞者,由于迷走神经反射作用,常发生窦房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心律失常,并伴有血压下降。因此需连续心电监护,了解心电动态的变化,并准备抗心律失

6、常药物及除颤、体外起搏等,随地抢救。2.2.3在溶栓过程中常可合并多部位出血。故要定时检查凝血酶原时间,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口腔粘膜出血、鼻腔出血、血肿、淤斑、黑便、血尿、呕血等出血倾向。嘱护士在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防止牙龈出血;吸氧宜用鼻导管,避免鼻腔出血;肌肉注射、静脉穿刺动作要轻,拔针后局部压迫时间>2分钟,避免局部出血;溶栓期间应适当限制绿叶蔬菜及新鲜水果,防止食物中过多VitK进入机体影响抗凝效果。如有出血现象,适当备用止血剂,大出血时即停溶栓治疗[2]o2.2.4疗效判断溶栓治疗是否有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判断:2.2.4.1症状消失许多患者在治疗初期有剧烈疼痛,

7、血栓溶解后,胸痛可在2小时内基本缓解或消失。2.2.4.2心电图的改变在溶栓中随着血栓的溶解,抬高的ST段在2小时内下降超过50%02.2.4.3心律的改变血栓溶解后,缺血心肌的血供恢复,血流灌注的短时期内(2小时内),常可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3]。其机理可能与局部电解质平衡失调有关。2.2.4.4血清酶学的改变由于缺血部位心肌得到血流再灌注,部分坏死的心肌细胞释放出的酶随着血流到循环血液中,使酶的峰值提前。2.3•溶栓后的处置2.3.1溶栓成功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