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实现理论及生活对接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实现理论及生活对接

ID:31757223

大小:58.6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7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实现理论及生活对接_第1页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实现理论及生活对接_第2页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实现理论及生活对接_第3页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实现理论及生活对接_第4页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实现理论及生活对接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实现理论及生活对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实现理论及生活对接摘要:“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是思想政治课程理念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一理念理解还不深刻,践行还不到位,由此导致学生主体作用的弱化、三维教学目标的缺失、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对此,要从突出主体性、强调整体性、提高开放性、关注逻辑性四个角度进行探讨,以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提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理论;生活;统一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0045-03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阐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

2、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于此,《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将“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作为课程理念之一,并提出"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

3、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的教学建议。思想政治必修课程的四个模块以“生活”主题为基础,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系统地整合在一起,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现理论与生活的统一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上述理念、建议和教材编写模式均要求政治教师自觉地把学科的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理论与生活的完美对接。有许多教师认为:理论与生活结合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引入课堂,再提出一些直奔理论主题的教学问题,把生活事例与学科理论联系起来即可。这也是老师们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惯常使用的方法。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对“理论逻辑与生

4、活逻辑有机结合”的片面认识,并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指导做课教师参加河北省新课程优质课评比活动中,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下面结合参评课例《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的教学设计加以分析说明,期待与同仁交流探讨。一、突出主体性:立足学生的生活世界在教学中,我们可能遇到过这种状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取了炙手可热的时政问题或非常前沿的科技成果创设教学情境,却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甚至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究其原因,我们虽然关注了社会现实,却远离了学生生活,超越了学生的直接经验、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严重脱节,影响了教学效果。本轮课程改革提出“生活

5、世界”的理念,强调教学是发生在师生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力图改变以往教学''目中无人”的现象,呼吁教学要以人为本,尤其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努力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学。这要求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满足于传授教材提供的间接经验,也不能单纯从教师本人的喜好出发设计方案,而是必须关注课堂教学的主体一一学生,切实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和情感积淀出发,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社会关切,着眼学生的发展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与学生进行真诚务实的对话交流,才能使学生获得具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理论与生活才会真正得到统一。在

6、对《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打破了教师搜集提供事例、学生分析提炼知识的传统教法,围绕“我与政府”这一活动主题,动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走近政府、了解政府,感受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思考政府履行着哪些职能、为什么履行这些职能、履行职能的实际效果、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能等实际问题。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和表达方式,分别从“杂技节里说政府”“行走中看政府”“家长里短说政府”等多个角度交流了自己对政府的认识和感受,政治课上常见的生硬说教不见了,代之以师生间、生生间的真诚对话和交流,学生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理论与生活得以完美对接。二、强调整体性:达成科学的三维目标教学是

7、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实践活动,教学目标是教学行为的起点,也是教学行为的归宿,它规定了教与学的方向,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总目标时,增加了培养学生“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的要求,鲜明体现了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课程分类目标则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出明确要求。这三维目标作为同一教学活动的三个侧面,如同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是一个有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课程分类目标尤其是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具体表述中,多次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