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

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

ID:31758079

大小:56.7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_第1页
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_第2页
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_第3页
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叶汉涛1周志红21•孝感市孝南区妇幼保健院432100;2.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458000【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表现,为治疗和预后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4年3月之间收治的78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分为完全性川崎病组43例与不完全性川崎病组35例,统计两组患儿典型临床表现的出现率。结果:川崎病患儿以男孩儿多见,其中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功脉损伤率较高、ECG出现异常的比例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完全性川崎病

2、组患儿出现发热、球结膜充血、口唇改变、皮疹的比例为100%>100%>83.72%、82.39%,非完全性川崎病患儿为100%、40%、82.86%、45.71%0结论: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具有的特异性不强,其典型性较弱,因而在临床诊断中可能出现误诊,采用实验室指标和超声心动图的检测结果对于诊断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意义更大。【关键词】川崎病;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川崎病是日木医生川崎富首先发现的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身上的以全身血管炎为病例的疾病,乂名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1】,其发病原因不明,全身非特异性

3、血管炎病变会对中小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造成威胁,形成冠状动脉瘤或是冠状动脉扩张,严重的会对患儿牛命安全造成威胁。川崎病的病因不明,但是发病率逐年上升,当前己经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但是小儿川崎病的发病不具有典型的特异性,容易和其他病症混淆导致误诊或漏诊【2】,因此研究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通过实验室指标检查分析其特征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木研究对78例小儿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冋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4年3月之间收治的78

4、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分为完全性川崎病组43例与不完全性川崎病组35例。完全性川崎病组患儿中男孩儿29例,女孩儿14例,年龄在5个月・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l・06)岁;不完全川崎病组患儿中男孩儿23例,女孩儿12例,年龄在6个月・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1.28)岁;对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1.2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发热、口唇改变、皮疹发生情况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临床

5、症状;通过实验室检查的方式采集两组患儿的WBC、CRP、ALT以及ALP等指标;对两组患儿实施超声心动图和ECG的检查,符合宜小标准判定为患儿发生冠状动脉异常:冠脉内径扩张;冠状动脉内膜的冋声增强;出现冠脉瘤或者是出现巨大的冠脉瘤。符合以下标准为ECG异常:出现窦性心律失常、如心率不齐、心动过速或者是心动过缓等;出现房性早搏或者是室性早搏;发生传导阻滞,如不完全性右室支传导阻滞、前分支传导阻滞等;ST・T指标改变;QT吋间明显延长。1.3统计分析本研究中应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6、<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的比较表1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对比2.2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对比完全川崎病患儿组与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组的实验室检查指标WBC、CRP、ALT以及ALP等阳性比例差异较小,完全川崎病组患儿的发生率为51.16%,55.81%,13.95%和11.63%;不完全川崎病组患儿的发生率为51.43%,54.29%,11.43%,8.57%,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2.3两组患儿超声心动图和ECG之间的对比表2两组患儿超声心动图和ECG之间

7、的对比[n(%)]注:与完全川崎病组比较,*代表P<0.053、讨论川崎病的临床诊断将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3],在2002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制定了较为完备的诊断标准,但是并没有将实验室指标纳入。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临床表现不明显的川崎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这样的川崎病又被称为不完全川崎病,通常病情发展与川崎病的规律一致,但是诊断标准未达到,同吋能够排除其他已知疾病的病症。通常来说,川崎病的典型表现多为发热、口唇改变、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球结膜充血,对于完全川崎病的诊断率较高,但是对于不

8、完全川崎病的诊断价值较小【4】,根据临床特装对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率较低。虽然当前日本已经将超声心动图和冠脉造影纳入到诊断标准中,但是足够确诊过程中患儿的冠状动脉已经发生病变。所以,川崎病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不完全川崎病患儿误诊可能对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在2004年,协会将实验室检查指标WBC、CRP、ALT以及ALP等纳入到临床诊断标准中[5],相关研究显示完全川崎病和不完全川崎病之间的实验室指标没有显著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