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ID:31759159

大小:56.9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分析_第1页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分析_第2页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分析_第3页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分析覃文献(罗定市人民医院527200)【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木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6例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9例与37例。其中为对照组实施非种植体强支抗治疗,实验组实施专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结果与非种植体强支抗治疗后的效果比较,种植体支抗治疗后的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倾角与凸距显著减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2、微型种植体能够提供较好的支抗以及正畸治疗,同时便于操作,可靠性较高等,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口腔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强支抗【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255-01作为一种新型的口腔正畸治疗技术,微型种植体支抗具有较多的优点,例如操作灵活、简单、高效,而且比较稳定,所以获得医患的一致好评,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治疗中。为了研究与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木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

3、76例口腔正畸患者,对其中的实验组患者给予专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其获得的疗效明显优于非种植体强支抗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6例口腔正畸患者,其中男42例,女34例。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27岁,平均21.9岁。发病类型:牙弓前突54例,开唇露齿20例。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口腔卫生良好,无进展期牙周炎、牙龈炎及其他口腔黏膜病。患者颌面部侧面观为凸面型,经矫治设计后,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或上颌第一及下颌第二双尖牙。所

4、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9例,对照组3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发病类型、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1.2方法1.2.1实验组治疗方法(1)植入微型种植体:首先,让患者用洗必泰漱口,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之后用黄铜丝分开有待植入微型种植体的牙,标记出槓入部位,拍摄全景照片和根尖片,检查牙根的形态和位置以及植入部位相邻的组织结构,以供术中参考。准备就绪后,植入微型种植体。在牙槽黏膜处,需要切开黏膜,以避免植入时软组织被卷入,在附着牙龈处,则不需要黏骨膜翻瓣。微型种槓

5、体的槓入部位通常在膜龈结合部位或偏向牙根方向的2-3mm,植入角度与骨面垂直,略微倾斜[1]。术后拍摄根尖照片以确认微型种植体与牙根的关系。出院后要求患者口服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并注意保持口腔清洁。(2)微型钛钉的加力:微型种植体植入后,在种植体与牵引钩之间采用链状橡皮圈或者拉簧,以进行加力。要求患者每个月复诊一次,更换链状橡皮圈或者拉簧。根据所需要的牙齿移动情况和植入部位的骨质情况,加力值可以设定在50-300g的范围内。(3)取出微型钛钉:用手动丝锥套住微型钛钉头部,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即可取出微型

6、钛钉。通常来说,这一过程不需要局部浸润麻醉,微型钛钉取出后,原先部位的创口不需经过特殊处理,几天后就会自行愈合。1.2.2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口外弓加强支抗,口内配合使用横腭杆。口外弓每天戴用12-14h,牵引力量为400-500g/侧。其他治疗背景与实验组完全一致。1.3统计分析考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结果,对微种植体的稳定性,患者修复情况等做基本统计,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上中切牙倾角与凸距的减少量以及磨牙位移等指标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所用统计学工具为R语言。2结果经过9个月的治疗,实验组所

7、有患者的微型种植体均保持稳定,矫治结束后,患者的前牙达到正常覆颌覆盖,且面形良好,个别病例中,微型种槓体周围软组织有轻度水肿现象,无感染现象发生,患者无明显不适感。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上中切牙倾角与凸距的减少量以及磨牙位移等指标的差异统计见表1所示。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三项指标统计注:组间比较*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3讨论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医患都希望矫治病牙能够按需要的方向及距离移动,而作为支抗部分的支抗牙则常要求尽量不发生移位或仅少量移位,以保持良好的合关系。要达到以上目的,必须设计充分的支抗

8、,尽量使支抗力分散在多个支抗牙上,而这种作用在支抗牙上的力,不至使支抗牙移位或仅发生极少量的移位[2]。相反,如在矫治器设计中,支抗不充分,即会出现在矫治牙的移动过程中,支抗牙亦发生移位而导致关系紊乱,或因支抗牙移位而占用矫治间隙造成矫治困难。其至在有一些错误的支抗设计或矫治加力时,出现矫治牙移动不多,而支抗牙却发生了大量移动的情况,这可致矫治的失败。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出现,实现了将口外支抗转化为口内支抗的目标。在口腔正畸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良好的种植体支抗可以起到加强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