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切错苹果的故事

教育故事:切错苹果的故事

ID:31767294

大小:53.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8

教育故事:切错苹果的故事_第1页
教育故事:切错苹果的故事_第2页
教育故事:切错苹果的故事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育故事:切错苹果的故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故事:切错苹果的故事教育故事:切错苹果的故事数学系00级班于淑妹王婷婷案例:某幼儿园的老师给小朋友们布置了一个作业一一回家后学切苹果。老师还当堂做示范:将苹果正放,刀从苹果上端的凹处往下切,切到下端凹处,然后把切开的苹果给小朋友们看一一白色的肉,柴红色的籽。一位小朋友回家操作时,忘记了老师教的方法,他将苹果拦腰一刀切开,拿起来一看,却意外地发现:苹果里面有一个极规则的五角星形。这就是著名的“切错苹果的故事”。摘自《北京教育》2001年第5期P40分析:前几天,我在某杂志上看到“切错苹果的故事”,从这小小的故事中,让我想到当今我国教育中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引发出以下三点思考:第一

2、,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解放学生,使学生自由和创造,也可以束傅学生,扼杀学生的自由和创造。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总是以传播确切的和无可置疑的知识为已任。从编写教材到老师讲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都是一个完美的、严谨的、系统的体系。长此以往,在学生的心理上确立了一种'‘坚信”和“无疑”。学生从小学读到大学,知识越来越多,问题却越来越少。他们只是在前人已做定论的知识中徘徊,思维僵化,问题意识丧失,还谈什么创新和发展呢?我们应该感谢这位切错苹果的小朋友,正是因为他的“健忘”,才摆脱了教师方法的束傅,从而发现了苹果核心这种特殊结构。现在我们正大力倡导的创新教育,就是既要向学生传授社会规范、知识技

3、能,又要保留,保护学生的“幼稚”和纯真、鼓励学生自由、独特和富有创造的精神。第二,看待一个事物,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的限制,换个角度去思考,往往能获得一个全新的认识,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是建立在对思维定势的否定和突破上。正是由于爱因斯坦对“牛顿的时空观”有自己不同的独特的看法,进而创立了相对论,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罗巴切夫斯基突破了“欧几何中的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这一思维定势,从而创立了非殴几何,而在罗氏非殴几何中,两条平行线在曲面中是可以相交的。如果说上述小朋友切错苹果纯属偶然的话,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则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

4、这种突破常规,求异创新的思维品质。第三,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上海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顾冷沅先生曾将中西方的教学方法做过形象的比喻:比如教学生游泳,中国的方法是先花一定的时间讲述游泳的理论知识,并做示范动作,然后再让学生去实践,而西方则是首先将学生往水里一丢,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去领悟,然后归纳大家的体会和感受。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的结果也不同,中国学生基础扎实,模仿能力强,但缺乏创造;而西方学生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强,但基础不扎实。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折衷主义是取长补短的一种良策。素质教育的真谛在于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我

5、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人类世界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去主动探密,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内化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才能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素质教育讲了多年,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走不出“应试教育”的圈子,课堂教学“满堂灌”,使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后、假期布置大是机械重复的模仿性练习,班会、劳动课和自习课被教师用来上课、考试等。它往往产生一种短期的效应:某些科目增加分数,但大家可曾想到,增加的分值是以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是得不偿失的。可见,我们的教育教学非变不可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