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现状

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现状

ID:31771508

大小:56.6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8

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现状_第1页
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现状_第2页
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现状_第3页
资源描述:

《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现状(厦门市消防支队卫牛队福建361012)早期结直肠癌是指病灶局限于结直肠粘膜及粘膜下层者。由于病变处于早期阶段,易被病人和医师忽视,病人不会主动就诊,目前筛选方法缺乏灵敏度和特异性,致使难于做出早期诊断。随着当代科技的进展,有可能使更多的肿瘤在发牛浸润前(原位癌)被检出,近年来,我国的医务工作者在早期结肠癌的诊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逐年增多,五年牛存率高达90%以上。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病人的预后影响重大。1、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1.1对高危因素及副癌综合症(paracarcinomasyndromePCS)的认识

2、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包扌舌遗传、饮食习惯、血微量元素硒降低、Crohn病、饮酒与吸烟、慢性或出血性溃疡性结肠炎、日木血吸虫(肠粘膜虫卵沉积)。副癌综合症是指肿瘤产牛的牛物活性物质改变病人的牛理状况,这种恶性肿瘤的远处作用,统称为PCSo1.2相关的临床检查如大便潜血试验、脱落细胞学检查、基因诊断(如ras基因、p53基因)、癌胚基因产物(ECA)、放射免疫扫描(RII)、细胞刺激因子(如血管内皮因子VEGF)、组织代谢物的测定(如尿中梵胺)。其中大便潜血试验、脱落细胞学检查临床应用最广,其余检查有待广泛地推广应用于临床。1.3内镜检查内镜在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极高、

3、优势大,既可以直视下观察并可活检。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纤维结肠镜及电子结肠镜。近来更有配置超声探头的纤维内镜、胶囊弹道镜应用于临床,这极大地提高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为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1.3.1早期结直肠癌的普通内镜特点I型隆起型多见于乙状结肠,内镜下可见表面发红,大多伴有出血,有时表面附有白苔,体积大的肿瘤表面不整。糜烂或呈分叶状。此型肿瘤多为局灶型癌,很少侵犯粘膜下,Is型较Ip型粘膜下浸润机会高(l-2)o1.3.2应用扩大电子结肠镜诊断早期结直肠癌扩大电子结肠镜除具有普通结肠镜的功能外,还可清舱地观察腺管开口的形态。Kudo等根据大量的

4、实际观察将形态分为5型,I型为正常腺管开口;II型为增生性病变;III型分Ills型及IIII型,Ills型及V型多为恶性病变,Ills型小型腺管开MoIIII型多为腺瘤;1/多为腺瘤或绒毛状腺瘤;V型多为恶性肿瘤(3-4)o1.3.3超声大肠镜的应用在大肠镜的前端配有超声探头的纤维内镜为超声大肠镜。应用超声大肠镜可以观察结直肠及其周围组织的横断面,能清晰地显示肿瘤侵犯的层次,同时还可以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TNM分期。1.4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为肿瘤的最终诊断,但-•般都是根据临床表现、手术所见、肉眼观察和光镜下特征综合作岀。现吋病理检查方法的进展,如免疫组

5、化法、流式细胞分析(FCM)、自动图像分析、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测定、体外基因扩增(PCR)技术的应用,对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更高更准确。2、早期结直肠癌的治疗2.1内镜治疗内镜治疗适用于粘膜及粘膜下浅层的癌。内镜下早期癌切除方法包括息肉切除术、热活检术粘膜切除(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及分块粘膜切除术(piecemealpolypectomy,PEMR)O对Ip、Isp型首选息肉切除术,Is型先行息肉切除或EMR,大的Is型肿瘤行PEMR或肠切除术。II型肿瘤首先行EMR,如病理报告病变粘膜及粘膜下浅层,则结束

6、治疗,内镜随诊。LST型肿瘤主要在粘膜层,适宜行EMR(14)o2.2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这是应用于那些不宜内镜下的切除的早期结肠癌患者。如有适应症,在掌握好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巧吋,提倡采用。而对于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则主张常规开腹手术。2.3开腹结直肠切除术主要是用于大的内镜切除有困难的Is型肿瘤,II型肿瘤EMR后病理报告达粘膜下深层,LST表面构造消失,结节肥大、溃疡提示粘膜下浸润可能性大者及家族性遗传性息肉(FAP),—旦诊断应立即考虑应用开腹手术切除病变。开腹结直肠切除手术方式大致归纳以下三类。2.3.1结直肠癌全切除、永久性回肠造口术其优点是根除了全部有危险

7、的粘膜。但其缺点是需行盆腔解剖和会阴部解剖,手术创伤大,有盆腔感染,神经损伤和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故目前仅限用于直肠下端发生癌变的病例。2.3.2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或结直肠全切除术、盲升结肠直肠吻合术这二个手术可归为一类,主要适用于:(1)直肠内无肿瘤者,可选作结肠全切除、冋直肠吻合术、为防止癌肿的发生和便于术后复查、随访、直肠保留段在8-10cm为宜。(2)结直肠次全切除、盲升结肠直肠吻合术正是弥补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的这一困惑,保留冋盲瓣,从而显著改善肠道功能,而直肠保留段可缩短至7-8cm,同吋盲升结肠段长亦有6-7cm,这样术后以乙状结构镜检即能

8、达到复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