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总结

政务公开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总结

ID:31771872

大小:54.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8

政务公开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总结_第1页
政务公开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总结_第2页
政务公开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政务公开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务公开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总结近年以来,我局根据国家和省、市、县关于政务公开和“互联+政务服务”的工作部署,围绕全县政务公开和“互联+政务服务”的总体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突出公开重点,拓宽公开渠道,创新公开形式,努力打造阳光人社。(-)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信息公开条例》及有关规定,我局先后制定了《XX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公开审查制度》、《XX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安全管理制度》、《XX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岗位信息安全责任制度》等,明确了局机关和下属事业单位政务信息公开的责任,使政务公开

2、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二)常态发布,主动公开。政务公开负责人员严格按“一日一更新.一周一检查、一月一补缺、一季一测评”原则进行政务公开工作,每天登陆页查看预警栏目并进行相应更新,每周检查一次更新内容及更新频率是否达到要求,每月查看哪些栏目未有更新及时查缺补漏,每季度根据测评结果进行自查和改进,以确保常态化发布。具体信息公开上,业务公开信息由业务股室及经办机构按时间节点及办理情况及时提供;政策解读类中上级政策解读主要来源于人社部、安徽省人社厅、黄山市人社局,并进行相应筛选符合我县人社工作实际的内容进行公布,本级政策解读根据部门权责及工作

3、要点细分给各股室和经办机构进行解读工作;新闻发布类信息按照本部门各工作阶段重点工作进行新闻发布工作;回应关切主要来源于本部门相关政策及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古夥论坛等渠道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回应发布。(三)专人负责,协同协作。按照制度要求,政务公开负责人员定时登录政务公开后台进行管理和发布工作,落实信息发布责任制,遵循应公开尽公开原则,梳理我局各股室、部门应公开内容,进行常态化、规范化公开。一是完成互联+政务服务前期建设。严格按照县政务服务办和市人社局部署,根据本部门权责完成政务服务事项录入、测试和修改完善,共完成12项政务服务工作上,办

4、理深度二级以上事项比例达100%o二是落实岗位责任。对涉及“互联+政务服务”业务股室部门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以文件形式落实各部门责任,各管理人员定期查看后台,完成二次录入。(一)信息发布主动性、时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在业务信息更新上,有比较强的时效性和主动性,但在政策解读、新闻发布、回应关切等栏目的更新相关意识不足,且发布形式较为单一。(二)栏目信息发布数量不平衡。本局信息公布集中于业务信息上,如招考录聘用信息、职业资格考评信息、部门文件信息、行政权力运行信息、部门预决算信息、部门工作信息、重点领域中的公共服务与民生信息等,均形成了

5、常态化发布,但其他栏目信息发布数量少、质量低。(三)“互联+”理念还没有全面融入工作之中。目前我局窗口政务服务工作仍以窗口办事为主,因群众暂时不了解不关注安徽政务服务,所以该项便民举措还未能很好地融入日常工作之中。接下来将加大在窗口各部门对于安徽政务服务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同时向群众进行推广,让群众了解人社局哪些项目可以在上办理,方便群众生活。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政务公开和“互联+政务服务”工作的经验,认真解决政务公开和“互联+政务服务”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从严从实,把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和“互联+政务服务”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6、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和“互联+政务服务”相关制度,促使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和“互联+政务服务”朝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二是丰富公开形式,扩展公开范围。继续完善和创新政务公开形式,多角度开展政策解读和回应关切活动,让解读更贴近群众需要。三是充分发挥监察、督查、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作用。不断摸索内部制约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提髙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热情、改善机关形象,以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和“互联+政务服务”的不断完善和延伸,带动和促进人社队伍的形象建设,扎实有效地做好今后的政务信息公开和"互联+政务服务”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