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菌肺炎的临床诊疗

大肠埃希菌肺炎的临床诊疗

ID:31773276

大小:57.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8

大肠埃希菌肺炎的临床诊疗_第1页
大肠埃希菌肺炎的临床诊疗_第2页
大肠埃希菌肺炎的临床诊疗_第3页
大肠埃希菌肺炎的临床诊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肠埃希菌肺炎的临床诊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肠埃希菌肺炎的临床诊疗李晓芬(七台河市七煤集团医疗中心新兴医院黑龙江七台河154600)【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1-0049-02【摘要】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前瞻性监测产ESBLs菌的情况,并对感染者进行临床调查。结果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头砲嗟月亏钠为98.08%和95.74%,阿莫西林+棒酸为73.08%和97.87%,产ESBLs菌感染者头抱第三代的使用率(70.21%)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感染者(39.47%)(P&t;0・0

2、5);第三代头抱的大量使用诱导ESBLs的产生。通过加强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管理ESBLs检出率开始下降。结论严重的基础病、高龄、机体免疫力低下,长期住院者是ESBLs菌感染的易感宿主,皮质激素、化疗及介入性疗法是ESBLs感染的高危因素。滥用抗感染药是产牛ESBLs的重要因素,合理使用抗感染药是防止ESBLs产生的主要措施。【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肺炎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简称大肠杆菌)肺炎发病率近年来明显增加。大肠埃希菌是引起社区获得性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仅次于肺炎克雷伯杆菌的第二位常见病原菌,占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12%〜45

3、%,占全部肺炎病原的2.0%〜3.3%.也是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发病率为4.2/10000〜9.0/10000,占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9.0%〜15.0%。20世纪60年代该病的病死率高达60%,80年代后明显下降,有报道为29%。一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处共收治病例59例,确诊病例为41例。二治疗大肠杆菌肺炎的治疗的基木原则是积极处理基础疾病的同时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同时及时处理并发症。(―)—般治疗止咳、祛痰、止痛、止血,适量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注意保暖,保证休息,进食足够营养和

4、易消化的食物。缺氧时给予氧疗。积极处理原发病和基础疾病。(二)抗感染治疗可根据病情轻重不同,选用不同药物和制定治疗方案。同吋,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治疗条件、病原体、抗生素供应和耐药情况等不完全相同,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药物,合理用药。临床上可分为经验治疗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针对性治疗。联合氨基糖昔类抗生素是治疗大肠杆菌肺炎的常用治疗方案。头抱菌素国内曾以第一代的头抱啤卩林、头抱拉定及第二代的头孑包咲辛应用较多,但近年来耐药比例迅速增加。第三代头泡菌素如头泡噬月引2〜12g/d)>头泡哌酮(2〜8g/d)>头泡他噪(2〜6g/d)等,作为

5、经验性治疗对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等颇有价值,可单用或与其他药物合用。青霉素中的氨节青霉素临床应用较早,但目前大肠杆菌对此药耐药率很高,治疗效果不理想。1・新一代的广谱青霉素如哌拉西林以及与酶抑制剂的混合的复合制剂如氨节青霉素+舒巴坦钠(6〜12g/d)、哌拉西林+他卩坐坦钠(13.5g/d)等对大肠杆菌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对院内获得性难治性感染亦可采用亚胺培南(1・5〜4g/d)及氨曲南(1.5〜6g/d)o2.氨基糖昔类庆大霉素3〜5mg/(kg·d)、妥布霉素3~5mg/(kg·d

6、)、阿米卡星15mg/(kg·d)及奈替米星4〜6mg/(kg·d)等均可用于大肠杆菌肺炎的治疗,尤其是后两者,临床耐药率较低且毒副作用较少,经验用药吋可作首选联合用药之一,主张每日一次用药,老年人减量。3琏诺酮类环丙沙星(0.2〜0.4g/d)>氧氟沙星(0.2〜0.4g/d)、左旋氧氟沙星(0.2〜0.4g/d)>司帕沙星(0.2g/d)等对大肠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医院内获得性或耐药菌引起的大肠杆菌肺炎也是比较理想的选用药物,但近年来耐药比例有所增加。在给予抗生素治疗前尽早取得合格的标本进行病原学培养,培养

7、出大肠杆菌后应及时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如有可能应尽可能行β■内酰胺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⑸的检测,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但应注意对ESBLs阳性的大肠杆菌,由于存在接种物效应(inoculumeffect),即使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对某些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但在体内应用时并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根据NCCLSI997年标准,只要确认为产ESBLs菌,则应认为其在临床上对所有头泡菌素类和氨曲南耐药,应尽量避免单用此类抗生素治疗。而且往往同时对氨基糖昔类抗生素及嗤诺酮类抗生素同时耐药,此时可据药敏选用亚胺

8、培南或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第三代头范菌素或头霉烯类、阿米卡星及氟卩奎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联合用药,抗生素的应用疗程为10〜14天。(三)并发症治疗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