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制剂加活性炭治疗血透患者合并高磷血症临床探究

大黄制剂加活性炭治疗血透患者合并高磷血症临床探究

ID:31773372

大小:58.9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8

大黄制剂加活性炭治疗血透患者合并高磷血症临床探究_第1页
大黄制剂加活性炭治疗血透患者合并高磷血症临床探究_第2页
大黄制剂加活性炭治疗血透患者合并高磷血症临床探究_第3页
大黄制剂加活性炭治疗血透患者合并高磷血症临床探究_第4页
大黄制剂加活性炭治疗血透患者合并高磷血症临床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黄制剂加活性炭治疗血透患者合并高磷血症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黄制剂加活性炭治疗血透患者合并高磷血症临床探究摘要:目的探讨大黄制剂加活性炭治疗血透患者合并高磷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稳定的存在高磷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生大黄颗粒及药用炭片,治疗组给予碳酸钙D3,通过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2个月后组内及组间的血磷、血钙、血红蛋白、铁蛋白、全段甲旁亢水平、钙磷乘积。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磷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钙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l.78mmol/L;血钙2.12〜2.75mmol/L,并稳定至少3个月;⑥顺应性好,知情同意。1.3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②有严重肺部疾病、肿

2、瘤等;③近3个月内有手术史及感染;④营养不良;⑤有严重的慢性腹泻或便祕;⑥透析不充分。1.4中止试验标准①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严重便秘或腹泻等;②期间出现其他疾病需住院治疗,如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感染;③患者自动退出。1.5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保持研究前的饮食、透析方案不变。治疗组给予药用炭片0.9g(河北长天药业有限公司)3次/d,餐时服用,同时予生大黄颗粒3g(江阴天江药业)水冲服,1包/d,若出现腹泻或便祕可适当调整生大黄的剂量。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600mg(惠氏制药),1次/d,餐时服用。共观察2个月。1.6观察指标患者的一般指标,包括性别

3、、年龄、透析龄。疗效指标,包括治疗前、治疗第1个月末和第2个月末透析前静脉采血,测定血磷、血钙、尿素氮、血肌肝、血红蛋白、铁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钙磷乘积。1.7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采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对各项指标的差异作显著性检验,P0.05)o2.2疗效指标比较两组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激素、钙磷乘积的变化见表2。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血磷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生大黄颗粒联合药用炭对血钙影响不大。2个月后较1个月后血磷虽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血磷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治疗1个月及2个月后,两组血磷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皆有效,且疗效相当。但组间血钙比较,治疗1个月及2个月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碳酸钙有升高血钙的副作用,而生大黄颗粒联合药用炭对血钙影响不大。2.3副作用治疗组共有2例发生腹泻,1例发生便秘,经调整生大黄颗粒的剂量后皆得到缓解,无患者因副作用而退出本研究。3讨论磷主要经胃肠道吸收进入人体,并由肾脏排出体外。引起高磷血症的主要原因有①饮食中磷的摄入量过高;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存的肾小球不足以清除每日饮食中所吸收的磷[3];③细胞内的磷释放入血速度缓慢,不管是高通量还是低通量透析膜皆

5、不足以清除机体内的磷[4];④活性维生素D的使用可使肠道对磷的吸收率增加[5]。高磷血症可抑制肾脏1a-軽化酶的活性,使活性维生素D生成减少,进一步刺激1PTH的分泌,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发生,钙磷紊乱进一步加重[6]。大量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患者长期的钙磷代谢紊乱可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引起转移性钙化,包括肺、心脏和血管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不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且与死亡率密切相关。血磷每升高lmg/dl,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就增加35%,发生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28%[7]o药用炭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已有10余年的历史

6、,大量研究均报道其可改善毒素蓄积症状,一定程度上可延缓肾衰的发展进程[8〜10],且其除了有胃肠道副作用外(恶心、便秘、腹胀等),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脏及血液系统损伤等。药用炭为多孔物质,具有极大的表面积,达到了1000〜1400❷/g,吸附能力强。一方面药用炭能吸附胃肠道中未被吸收的食物中的磷,另一方面能使血液与胃肠道间的磷等毒素形成浓度梯度,使血液中的磷进入胃肠道,从而达到吸附血液中磷的作用[11],故要求随三餐同服。本研究使用的大黄制剂系生大黄颗粒,大黄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等作用,亦常用于慢性肾衰竭的治疗[12〜14]。《神农本草

7、经》:”大黄可荡调胃肠,攻下泻火,清热解毒,推陈致新,安和五脏”,说明大黄可荡调胃肠之实热积滞,通过打通排毒管道,使管道通畅将毒素排出体外,并能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使气血流畅,五脏功能活动正常。现代研究表明,大黄含有许多活性分子,如大黄素、大黄醇、大黄酚,具有抗菌消炎、利尿作用[15],大黄还能增强肠蠕动,泻下通便,抑制肠道内毒素的吸收,维护胃肠屏障功能[16]o本研究采用生大黄主要取其增强肠蠕动、泻下通便、抑制毒素吸收的功效,联合药用炭使用,又可以防治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