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科普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究

基于我国科普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究

ID:31778856

大小:56.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8

基于我国科普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究_第1页
基于我国科普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究_第2页
基于我国科普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究_第3页
基于我国科普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究_第4页
基于我国科普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我国科普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我国科普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究【摘要】在21世纪,利用科普旅游已经成为科学技术普及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式。本文通过国内外科普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总结出我国科普旅游业存在的发展问题,借鉴外国科普旅游业发展的经验,优化我国科普旅游业的组织结构,以求对我国科普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帮助。【关键词】科普旅游业;发展状况一发展科普旅游产业的需求分析我国国内科普旅游市场容量预测考虑到科普旅游参与者以青少年(中小学生)为主体以及市场调研的可操作性,所以在预测科普旅游市场容量的时候选择了青少年(中小学生)为突破口,虽然不能完全反映出科普

2、旅游市场的全面情况,但也可以得出一个总体的概况。中小学生是科普旅游的主体,成人一般都是陪伴中小学生参加科普旅游,所以如果能合理的预测出中小学生参加科普旅游的规模,那么也就把握住了整个科普旅游市场规模。除2003年由于"非典”原因之外,2000年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人次高速增长,2000—2007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1.0125%。虽然没有科普旅游统计资料,但我们认为科普旅游平均年增长率也应在11%左右。由表一中的时间和旅游人次进行散点图分析得:从此散点图中我们可以得出,2000年一2007年我国旅游人次呈线性增长,因此我们对时

3、间和旅游人次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二科普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1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在科普产业发展中,突出地表现为:高端的经营型科普人才严重匮乏,科普产品研发人才和科普服务专业人才总量严重不足。根据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人才规划课题组”研究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普人才总量不足,存在100多万的人才缺口。而其中最重要的缺口就是爱科普、懂市场、会经营的科普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短缺。2.2自主科普品牌少:根据杭州市科普基地的调查与分析:自主科普品牌拥有量偏少,在调查中,有自主品牌的占13家,没有自主品牌的有17家,

4、分别占到总数的43.3%,56.7%o杭州拥有自主科普品牌的科普基地数量上还是偏少,因此我国其他省、市、地区的自主科普品牌的科普基地数量相对更少,是否拥有自主科普品牌对于一个基地的业务发展很重要,下表给出了年接待人数为前6名的被调查科普基地的情况,分别有无自主品牌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有无自主看科普品牌对科普业务收入的比较。可以发现,有自主品牌的科普基地,奶奶接待人数超过10万的有5家,同样,有自主科普品牌的科普基地,年营业收入总额高达2538万元,而没有自主科普品牌的科普基地,年营业收入总额仅为654万元,前者是后者的3.

5、9倍,显而易见,是否拥有自主科普品牌对于年接待人数与营业收入有非常大关系。三促进科普旅游业发展对策3.1依托现有旅游景区,打造自主科普品牌:要充分挖掘我国各省、市、地区丰富多彩的科普旅游资源潜力,重点抓住那些有重大影响和寡头垄断意义的科普旅游资源,搞好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品优势的转化,对其内部和周边的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合理的整合,使得他们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形成各科普旅游的品牌效应和名牌效应。通过科普旅游的品牌效应,开展特色的科普主题活动,迅速的提高我国各地区的科普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3.2制定合理

6、规划,设立专门的科普旅游管理机构:为了保证我国各省、市、地区的科普旅游活动的顺利实施,应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特别是对于重点的科普旅游区或是有特色的科普旅游产品,更要加强管理,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确保科普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3.3加大信息化的应用,注重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作为旅游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首先要面向市场,研究消费者的口味。资源不等于产品,好的资源只有在进行包装、整合和市场调查之后,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因此,科普活动项目的具体提供者要有意识地与周边旅游景点进行资源整合,主动与旅行社联动,按照不同的人群的不同的需求

7、进行个性化营销,形成联动效应。3.4完善社会机制和资金保障:完善地区科普旅游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发挥地区各旅游规划和政策的导向作用,形成高效的旅游宏观科技管理体系。深化科普旅游投资机制,改革目前旅游业的发展尚有相当比重要依靠政府投入,通过积极地引导和鼓励,尽快的建立一批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企业及旅游人才交流等方面的科技创新企业。参考文献[1]黄丹斌•从美国科普旅游的旺势看我国科普旅游的思路和对策.[J].科技技术与进步.2001,6.p84-86[2]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R1.2010,1

8、2[3]李朝仙,孙先凤,杜靖川•昆明植物园科普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9.P129-130[4]葛玉珍,黄仕训,周太久,王燕•桂林植物园开展科普旅游的优势和存在问题.[J].广西科学院院报.2008,5.p138-140,147[5]任宣羽.基于科普效应的工业旅游效益分析.[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