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良好习惯

ID:31780554

大小:54.2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8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良好习惯_第1页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良好习惯_第2页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良好习惯_第3页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良好习惯_第4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良好习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讲,凡是教,其目的是达到不教。因此教学的根本问题不在教法而在学法: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就有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在此,我想从课堂教学质量、课外阅读和作文训练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一•改革课堂结构,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任何知识的获得,任何能力的养成,都得靠其本身的实践。我从改革课堂结构入手,在每一篇文章的具体教学中,大体按''自学"、“导学”、'‘练习”三个阶段进行。自学,即平常所说的预习,这个

2、阶段是丰富学生心理内容的重要步骤,那么教师在这个阶段应该为学生做三件事:(1)创设自学条件;(2)明确自学的要求;(3)指导自学的方法。导学,这个阶段,我认为主要是两个环节:一是质疑问难;二是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展开讨论。质疑问难,是要学生发现疑难,提出问题,然后教师要做精当的讲解。所谓精当,应不是段段讲,句句讲,更不是词词落实,字字落实,而是要克服多余的重复和繁琐的讲解,努力促使学生举一反练习,要把自学阶段和导学阶段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转变成语文能力,需要学生在练上下功夫。练习题应该深浅适度,形式多样,要富于思

3、考性,让学生去探究,犹如登高,让学生沿索攀登,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二.加强课外阅读,注重读书习惯的养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读书习惯,只有课堂教学还难于培养起来,还必须有广泛的阅读。(一)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是同盟军关系课堂教学只是给学生一个范例,指引一个门路。而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课堂教学是主体,课外阅读则是补充和运用。只有课堂教学作师范,再辅之于广泛的自读,才能让学生培养读书的兴趣,掌握读书的方法,养成读书的习惯。(二)课外阅读要实行三个结合一是课内外结合。用一篇带几篇,就是每

4、学一篇课文,由教师提供或学生互相推荐课外阅读篇目。例如,课堂学了《荷塘月色》,可推荐学生阅读《朱自清诗文选集》,学《皇帝的新装》,就可让学生去读《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等。总之,结合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读同类文章,或同一作家的作品,这样使课堂教学的吸收得到了应用,丰富和延伸了教学内容。二是博览与精读结合。语文教学首先要抓好课堂精读,让学生在精读中掌握读书的要领和方法,然而还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会博览。要博览,就得学会略读。略读,也是一种读书能力。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精读与略读的方法。三是读写结合。经常可以看到

5、这样的学生,书读得很多,但所得很少。那么为了加强学生对所读课外书的印象,巩固课外阅读中所得到的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我认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三•进行作文的全程训练,注重全面智能发展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使学生得到了大量的吸收。科学的写作则能巩固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所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习惯,进而全面发展学生的智能。所谓作文的全程训练,我的体会是分三步走。一是注意观察和积累,我要求学生平时准备两个本子:一是观察日记本;二是作文素材记录本。这样随时启发和指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并且思考他们的所见所闻。二

6、是作文课上的命题、构思、起草。作文课上的命题应该形式多样,要让学生构思畅通,海阔天空,自由驰骋;要让学生根据作文的要求,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要让学生自己写出作文的中心主题、内容提纲、层次结构。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再动笔起草也就水到渠成了。三是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教师将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审阅后,加上指出优缺点的批语,但这些批语有时只有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符号,然后发还给学生修改,这样,学生再自己动手、动脑、写出详细的批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养成了斟酌、推敲的良好习惯。以

7、上所述的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课外阅读、进行作文的全程训练,都是为了实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这个目的。学生一旦具有了这样的能力和习惯,那么他们的前程会是远大的、辉煌的。孙晓芬,教师,现居江苏灌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