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高张盐复苏对急性肺损伤及肠淋巴液致炎作用影响

失血性休克高张盐复苏对急性肺损伤及肠淋巴液致炎作用影响

ID:31781505

大小:74.2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8

失血性休克高张盐复苏对急性肺损伤及肠淋巴液致炎作用影响_第1页
失血性休克高张盐复苏对急性肺损伤及肠淋巴液致炎作用影响_第2页
失血性休克高张盐复苏对急性肺损伤及肠淋巴液致炎作用影响_第3页
失血性休克高张盐复苏对急性肺损伤及肠淋巴液致炎作用影响_第4页
失血性休克高张盐复苏对急性肺损伤及肠淋巴液致炎作用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失血性休克高张盐复苏对急性肺损伤及肠淋巴液致炎作用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失血性休克高张盐复苏对急性肺损伤及肠淋巴液致炎作用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高张盐和乳酸林格液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和肠淋巴液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40只分成4组(n=10),分别为假休克组(组I)、休克组(组II)、乳酸林格氏液组(组III)和高张盐溶液组(组IV)。复苏后比较肺干湿重比和肺组织学变化,收集并测定肠淋巴液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IB(IL-10)、白介素-6(IL-6)含量,观察肠淋巴液对肺巨噬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组II和组III肺干湿重比和组织中白细胞浸润程度显著高于组I和组IV,

2、组II和组III大鼠在休克期及复苏后的肠淋巴液TNF-a、IL-IB.IL-6含量及对肺巨噬细胞刺激作用均显著高于组I、组IV。结论高张盐溶液复苏可降低失血性休克大鼠肠淋巴液促炎作用,减轻失血性休克后的急性肺损伤。[关键词]失血性休克;高张盐;复苏;细胞因子;急性肺损伤[中图分类号]R605.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2)12(a)-0009-03失血性休克(HS)患者救治后并发的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是失血性休克患者后期的主要死亡原因[1]。急性肺损伤(ALI)是失血性休克后首发的脏器功能

3、障碍。休克后机体肠淋巴液内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a,TNF-a)、白介素TB(interlukinIB,ILTB)、白介素-6(interlukin-6,IL-6)等促炎因子升高与ALI发生有密切关系[2]。近年来用7.5%高张盐溶液(HTS)治疗失血性休克具有较好的减轻ALI的作用,体外实验提示HTS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3]。本文观察乳酸林格氏液(RL)和HTS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后ALI和肠淋巴液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00±50)go1.2方法1.2.1

4、造模方法2.5%戊巴比妥钠50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取腹正中切口,分离肠系膜淋巴管并置入肠淋巴引流管,作右颈动脉和左颈静脉插管,监测平均动脉压(MAP)o上述操作完成并稳定60min后,经右颈总动脉放血,在10min内使平均动脉压降低至40mmHg,维持1h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取出的血液肝素化保存[4]。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组I为假休克组,不做放血处理;组II为单纯休克组,休克后不予复苏;组III为乳酸林格氏液复苏组,大鼠HS后30min内输入2倍失血量RL和1/2的放血量;组IV为HTS复苏组,大鼠HS后30mi

5、n内输入7.5%高渗氯化钠4mL/kg和1/2的放血量。1.2.2肺组织标本和肺巨噬细胞提取各组大鼠分别收集休克前、休克时、复苏后2h肠淋巴液。复苏后120min静注戊巴比妥处死大鼠,测定肺干湿重比并做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肺间质白细胞浸润分级评分如下:0,无浸润;1,轻度;2,中度;3,重度[5]。右肺叶做肺灌洗,收集肺巨噬细胞以RPMI1640营养液保存oWright-Giemsa染色细胞计数测定巨噬细胞比例90%以上,苔盼蓝拒染试验测定细胞活力90%以上⑹。1.2.3肠淋巴液与肺巨噬细胞孵育前后TNF-a、IL-1B、IL-6

6、含量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上述指标。取复苏后2h收集的肠淋巴液于JC低温离心机内10000g离心20min,±清按说明书置入酶标板测定各数据。肠淋巴液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原液5%,取100uL与细胞浓度为lX106/mL的巨噬细胞RPMI1640培养液10011L混匀,置于37°C.5%CO2培养箱孵育4h。取出培养板于QC低温离心机内10000g离心20min,按上法测定孵育后淋巴液内TNF-a、IL-1B、IL-6含量⑺。1.3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均以均数土标准差表示,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

7、处理,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肺组织损伤比较组I、II、III、IV的肺干湿重比分别为4.2±1.2、6.8±1.8、&0±1.8、5.1±1.2,组II和组III大鼠肺干湿重比显著高于组I和组IV(P<0.05)o肺间质白细胞浸润程度评分组II和组III分别为2.40+0.70.2.90±0.32,显著高于组I(0.50±0.53)和组IV(1.10±0.74)(P<0.01)。2.2肠淋巴液在复苏前后的TNF-a、儿-1B、IL-6变化

8、组I大鼠肠淋巴液中TNF-a、IL-1B、IL-6含量在实验期间均无显著变化,组II、IILIV大鼠休克后TNF-a、IL-IB、IL-6均显著升高。组III大鼠复苏2h后IL-1B、1-6.TNF-a均显著升高;组IV大鼠复苏后TNF-a、IL-1B、IL-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