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交流课教案《神奇的水》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科学交流课教案《神奇的水》教学设计及反思

ID:31783230

大小:54.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8

小学科学交流课教案《神奇的水》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小学科学交流课教案《神奇的水》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小学科学交流课教案《神奇的水》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小学科学交流课教案《神奇的水》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小学科学交流课教案《神奇的水》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交流课教案《神奇的水》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科学交流课教案《神奇的水》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2、会做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的实验,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3、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教学重点:认识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水的毛细现象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验器材的准备:教师准备:粉笔1支红水钢笔1支高猛酸钾1份盐1份糖1份沙子1份玻璃棒2根抹布1块托盘1个放大镜1个纯净的水1杯红水1杯学生准备:纯净的水24杯红水6杯高镒酸钾6份盐6份糖6份沙子6份玻璃棒12根面纸6张布条6块抹布6块托盘6个放大镜6个教学过程:课

2、刖谈话: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又见到大家,你们喜欢水吗?我们都是响水人,对水有了哪些认识?生交流。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大家对水了解的很多。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水有许多神奇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神奇的水。二、研究水的溶解实验一学生实验感受水的溶解为什么说水神奇呢?让我们从实验中来寻找答案吧!想把实验做成功吗?那可要好好看看实验要求。课件出示实验要求:1、将高猛酸钾颗粒放入水中,观察高猛酸钾颗粒在水中的变化。2、一分钟后用玻璃棒轻轻搅拌。3、按实验报告的要求填写观察到的现象。自己轻声读读吧!看明白了吗?那就赶快动手实验吧!学生实验,师巡视。生汇报。实验二水能溶解

3、一些物质把高猛酸钾放入水中,颗粒不见了,水却变紫了,像这样的现象叫做溶解。同学们,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糖、盐、沙子,把这些物质分别放入三杯水中,会溶解吗?大家猜猜看!生猜测。把盐、糖、沙子放入水中,究竟会怎样呢?请同学们赶紧动手实验吧。别忘了做好记录,完成实验报告。学生实验,师巡视。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代表你们组来说一下?生汇报。看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生活中,还有什么物质能溶解在水里呢?生回答。三、研究水的毛细现象刚刚我们研究了水的溶解现象,它让我们看到了水的神奇,其实,水的神奇之处还不止这些,下面我们继续来感受水的神奇。实验三感受会“爬”的水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4、。”现在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水到底往哪里流。老师准备了一杯纯净的水,为了让便于观察,课前放入了一些红墨水,现在我把白粉笔的底端垂直放入水中,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师做实验,生观察。学生汇报。这也是水的神奇之处。你知道为什么会岀现这种现象呢?小组讨论。学生交流汇报。看来大家意见不统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再做实验,在实验中寻找答案。实验四揭秘会“爬”的水同学们的桌上有面纸、玻璃棒、布条,请大家猜一猜,如果将它们放入红色的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生猜测。想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吗?做完实验你就知道了,别着急,先看一下实验要求。课件出示实验要求:1、把面纸、玻璃棒、布条的

5、底部垂直放入水中一分钟,观察水的情况。2、实验中对器材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器材。注意安全与卫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刚才各小组成员配合得很好,观察得也很仔细。谁先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实验结果。(实物投影)生展示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我们看到布条、粉笔、面纸都能帮助水往上爬。为什么玻璃棒却不能呢?请大家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看哪个小组最先找到答案?生分组观察,讨论。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生答。看来正是有了小孔,才存住了水,产生了水往上爬的现象。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一根玻璃棒放入水中不能让水爬上去。现在,请你把两根玻璃棒紧紧的靠在一起放入水中,看看会有现象发生?生

6、分组实验观察,汇报。看来,水不仅会沿着小孔往上爬,它还会沿着缝隙往上爬。小孔和缝隙合起来就叫做“孔隙”。实验五认识水的毛细现象如果把墨水滴在餐巾纸上,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你发现了什么?生答。师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生活中还有哪些毛细现象。生回答。四、联系实际生活中你注意过这些现象?水的毛细现象神奇吗?五、总结今天,我们在实验中研究了水的神奇,它会爬,还能溶解一些物质。关于水,你还想知道什么?生质疑。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同学们,科学家总不忘在研究后整理好材料,看哪一组做得最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