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

对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

ID:31788959

大小:56.4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8

对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_第1页
对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_第2页
对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_第3页
对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绍兴振鸿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00【摘要】伴随着人类步入21世纪以来,节能与环保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对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成为广大建筑行业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木文首先从溯源建筑给排水设计出发,总结了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发展的几个阶段,进而揭示不同阶段给排水设计理念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就当前建筑给排水节能的主要途径和措施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最后指出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建筑设计,给排水设计,节能设计随着人们环保与

2、节能意识的逐渐增强,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水节能问题日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与关注。因此,在建筑项目工程建设中,设计人员及有关管理部门应在设计过程中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在强调供水安全可靠性的同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水电浪费,木文试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节能问题进行探讨。1、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历史沿革我国建筑给排水自1949年建国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1房屋卫牛技术设备阶段即初创阶段自1949年至1964《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开始试行时为止。其主要标志是我国开始设置给水排

3、水专业,房屋卫牛技术设备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第一代通过专业培养的建筑给排水专业技术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形成自己的专业队伍。1.2室内给排水阶段即反思阶段自1964年至1986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被审批通过时为止。其主要标志是通过工程实践,对以往机械搬用国外经验并造成失误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反思,进而形成和确立有我国特色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体系。1.3建筑给排水阶段即发展阶段自1986年至今。1986年以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给排水专业迅速发展•已成为给水排水中不可缺少而又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4、在发展阶段,专业队伍上已具备积累了一定经验并经过专业培训的设计、施工、安装管理人员;技术上积累了以前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的新技术,专业技术有了明显的突破和发展,其中消防给水系统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发展尤为突出;组织上成立了全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学会给排水学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近年来,学术活动踊跃。并加强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2、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主要途径研究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来看,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主要途径与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2.1住宅建筑给

5、排水节能途径根据我国现行供水情况及住宅用水情况,住宅建筑给排水节能主要有以下几个具体措施:(1)减少马捅冲洗水量: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冲水量≥llL的坐便器,耗水量大。若全部使用冲水量≤6L的马捅,则住宅可节水14%,宾馆、饭店可节水4%,办公楼可节水27%。(2)厨房、沐浴、盟洗的节水:厨房的洗涤盆、沐浴水嘴和盟洗室的面盆龙头采用陶瓷芯等密封性能好、能限制出流流率并经国家有关质量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节水水嘴。(3)公共浴室及设公共淋浴器的场所的节水。(4)公共卫生间的节水:在公共卫生间内宜采用

6、红外感应水嘴、感应式冲洗阀小便器、大便器等能消除长流水的水嘴和器具。2.2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采用分区给水方式的节能措施在城市供水中,根据城市供水规模大小不同,一般市政给水管两压力均在0.2〜0.4MPa之间。合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可以减少二次加压能耗。在市政供水范围内,采用管网叠压供水方式吋,应经当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及供水部门同意。但应注意,以下用户不得采用管网叠压供水:当用水时间过于集中,瞬间用水量过大且无有效调储措施的用户(如学校、影院、剧院、体育场馆);供水保证率高,不允许停

7、水的用户;对有毒物质、药品等危险化学物质进行制造、加工、储存的工厂、研究单位和仓库等用户。2.3废水集中处理利于节能降耗(1)小型废水处理站存在的问题①笔者曾对3座小型废水处理站(见图1)进行了调查,设计处理能力均为500m3/d,但正常运行的实际有机负荷只有设计能力的20%〜30%,全年水力满负荷运行的吋间只有1/4,并II都没有安装变频调节装置,“大马拉小车”现象普遍存在。②小型废水处理站都与生产同步,而正常生产企业每周有两天休息,因此每次开车时都有4〜6h甚至更长时间不能正常运行(生物细菌的活性恢

8、复过程),造成能源的浪费。废水处理效果都比较好,其出水经深度处理后其指标均可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但多数得不到冋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④地下管道的渗漏引起环境污染。⑤个别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有偷排废水现象,引起环境污染。3、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未来趋势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潜力很大,在设计中充分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潜力很大,在设计中充分压出流,采用新型节水设备、新型热水循环系统,推广建筑中水冋用和雨水再利用技术,是未来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