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探讨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探讨

ID:31790609

大小:109.2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18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探讨_第1页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探讨_第2页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探讨_第3页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探讨_第4页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对火灾时避难心理行为的分析,针对高层建筑极其火灾特点,提出了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时应遵守的一些原则以及如何进行高层建筑水平通道设计和垂直方向的疏散设计,另外本文还探讨了一些在实际工程中关于疏散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关键词〕:高层建筑疏散设计避难心理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城市中,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建筑的发展趋势早已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其遮风避雨的基本功能,而是向更高、更大、更全发展甚至成了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的标志。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人口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小的难题,同时也给我们的城市增添了

2、一道道靓丽的风景。这些标志着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髙层建筑在给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安全隐患的威胁:最明显的就是由于高层建筑高度比较髙增加了人员疏散的难度,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极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为此,探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高层建筑的基本特点和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1、高层建筑主体建筑高、层数多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马来西亚双塔,高达452米,其次是美国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高为443米,我国上海金茂大厦位居世界第三,高为420.5米,而且高层建筑的高度将越来越高,这必然加大了火灾时人员疏散的垂直距离。以上海金茂大厦为例

3、,从88层的观光电梯到地面的消防扶梯共有1980级,一个年轻男子正常情况下快速通过需30分钟。2、竖井、管道多由于髙层建筑功能的需要,决定了高层建筑内设有各种竖井和管道。常见的竖井有电梯井、电缆井、管道井等,这些竖井使楼层上下相通;水平管道有排风管、水管、电线管道等,这些管道通向各个房间,使整个楼层相互贯穿。因此,高层建筑火势蔓延速度快、蔓延途径多。3、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可燃物多、装修标准高、火灾荷载大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相比自身功能复杂,人员高度集中,可燃物多,因此决定了高层建筑起火因素多,一旦起火火灾扑救困难,容易引起大的火灾事故。正是由于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多,易发火灾事

4、故,火势蔓延速度快,因此安全疏散设计必须增加其可靠性。虽然高层建筑内有一些逃生工具:如缓将器、救生袋安全绳等,但这些只是一些辅助疏散设施,大部分的人还是要靠走安全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进行疏散。因此,对于髙层建筑,我们必须从消防设计方面重点考虑人员疏散问题,并在疏散硬件设施的设计上狠下功夫.二、火灾时的避难心理行为及高层建筑水平疏散设计疏散是指当火灾发生时,在建筑内部从事活动的人从各自不同的位置作出迅速反应,选择逃生方向,经过疏散通道迅速离开火灾现场的过程。显然,人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离开火灾现场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人对火灾作出的心理——行为反应,这将决定他能否在安全时间内到

5、达疏散通道;二是疏散设计是否合理。前者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对在火灾情况下人们的心理----行为反应进行研究,并利用它来指导疏散设计。1、火灾发生时避难者的心理及行为特点人的行为是动机的结果,是目的的手段。一般情况下,动机、行为、目的三者的指向是一致的,即使在过程中出现三者指向的偏移,系统会通过反馈自动调整修正心理与行为系统。但在火灾情况下由于远离室外安全地带的焦虑与对烟火的恐惧交织在一起,心理一-行为系统将会发生异常。1.1“动机-一行为”历程缩短从感知火灾信号到作出行为反应,一般在5秒一一10秒,在这个过程中避难者缺乏理智的分析判断过程,因此行为具有混乱性。1.2“动机一

6、-行为-一结果”的不一致性火灾发生时,常会出现与结果不一致甚至相反的行为,如习惯往狭窄角落或有光亮的地方奔跑,甚至从高处往下跳等反常行为。1.3行为的盲目性火灾时人们都随其他奔跑人流或往无烟火的地方撤离或按照自己最熟悉的出口奔跑,一旦出口受阻就只能原路返回,在返回途中有可能因被火封堵而遇难。1.4行为的排他性人们在逃生时,往往不顾他人,全部精力都致力与尽早地逃离火灾现场,因此导致混乱和拥挤,从而延误时间,造成不必要的伤亡。1.5行为的无序性和多向性由于每个人心理素质的差异,所选择的逃生方式呈现出无秩序性和多种可能性(如下)。f奔向经常使用出口,很少寻找其他出口f奔向有光的

7、部位(包括自然光)f奔向与烟火相反的方向或部位火警f逃生f不知所措,随大量人流奔跑f逃离现场-奔向走道端头,无出口时再原路返回/f往下一层撤离,受阻后往上一层奔跑/根据火灾时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上述心理、行为特点,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基本认识。首先,通过精心的疏散设计是可以引导人的疏散行为的;其次,从人的行为的方向上来看,关键在于建筑内的两大运动体系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运动体系。因此,水平疏散的组织、各个出入口的位置、宽度和数量,作为水平与垂直运动交点的电梯、楼梯的平面位置、布局方式和数量成为高层建筑疏散设计的核心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