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解答策略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解答策略

ID:31791157

大小:56.1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8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解答策略_第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解答策略_第2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解答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解答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解答策略胡利娴广东省兴宁市宁中中学514568综观近些年的高考试题,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知识模块显得十分重要,而语言运用题更是年年有变化并有创新。在此类试题中最灵活多变、最富有趣味的要算图文转换题。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并具有创新特色的题型,它对考牛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图文转换综合考查学牛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在图文转换题目解题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认真辨清材料性质从图文转换题提供的素材来看,主要有以下五类:数据表类(2009年广东卷

2、)、徽标类(2007年全国2卷、2007年湖北卷、2009年全国卷、2011年天津卷)、漫画类(2010年天津、江西卷、2012年福建卷)、图片类(2009年山东、四川卷)、示意图类(2009年广东卷、2011年湖北卷)。而这五类素材涉及的试题做题方法各异,比如:数据表类试题,仅仅能分析出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能从具体的信息中抽象击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图标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人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的变化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牛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而漫画类试题多从政治事

3、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我们在概扌舌漫画内容时应忠于漫画木身,采用说明表达方式,要注意图画的构图,辨清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的服饰、动作、表情,物的地理位置、特征等,画的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寓意主要侧重于批评或弘扬某种社会现象,告诉人们干什么或不干什么。二、注意各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第一,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1•看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睹,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故在审题吋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

4、意所在。2.看画面。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划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所以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地观察画面。3•看画中字。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吋,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吋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4•看夸张变形处。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引起观者的共鸣。因此,解漫画题时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

5、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咅,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第二,联现实展想象,揣摩画外是什么。1.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2.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3•多个角度想想创作动机是什么,确定最佳画意点。三、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调动想象能力对于徽标、图标类试题,这种能力不可或缺。好多徽标的设计都使用了汉字、字母、阿拉伯数字等的变形,这时,如果仅仅就图论图,我们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众所周知,汉字的表意功能极为强人,而口,原本方方正正的汉字,可以“扭曲”成各种形状,所以,它常常成为图标中的首选因素。与之相映成趣的则是字母,特别是某个特定词语或主体的直接对应点。所以,汉字与字母便是破译图标

6、的钥匙。上面这三个图标,分别为商务印书馆、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与安徽电视台的标志。其中,商务印书馆的标志从外形上看,就是一本翻开的书,照应了“印书”这个主题。这本“书”的中心,是一个变形的“商”字,它圆圆的,隐居书的中间,显得敦厚与悠久;而“书”的外框呢,则是“印”字的变形。两字相互呼应,使得“商务印书馆”这一主体跃然纸上。而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的标志,主体就是一个由长城图案(以此表示中国为主办国)所构成的英语字母A,A正是英语单词Asia(亚洲)的首字母。同时,这个A又可以看成罗马文字X(10)与I(1)的合成,这也就是本届亚运会的届别“第口届”。安徽电视台的标志是如同“安徽”(AnH

7、ui)的首写字母“A”,让人一目了然;同吋又以安徽著名景区黄山的“迎客松”为基本元素,体现了安徽人民热情好客的精神。有人说,我们现在已经进入“读图吋代”,各种各样的图片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风尚。现在这种风尚也渐渐被高考引进,图文转换题也成为高考中一个常考不败的风景。如果我们能按照老师的方法认真领会,就能避免“下笔能言,离‘图’万里”的情况出现。注意方法,总结规律,我们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