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模具专业“案例贯通”式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实践

高职模具专业“案例贯通”式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实践

ID:31791754

大小:54.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8

高职模具专业“案例贯通”式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实践_第1页
高职模具专业“案例贯通”式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实践_第2页
高职模具专业“案例贯通”式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实践_第3页
高职模具专业“案例贯通”式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实践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职模具专业“案例贯通”式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模具专业“案例贯通”式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实一、高职模具专业核心课程模式常见问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多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的课程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学习者在模拟或者实际的环境中进行较为完整案例的学习,通过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参与的过程,最终获得相关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项冃化”课程多停留于表面,课程内项冃Z间、课程项冃Z间缺乏必耍的逻辑和关联,项目化?群?没有充分挖掘,教学效果不明显,主要存在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1・项目的案例之间彼此孤立,前后联

2、系不够紧密在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中,设置了5门左右的专业核心课,虽然项目化教学较以往纯章节式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项目中的案例仅局限于一门课程,核心课程间没有实现“案例贯通”,使得不同课程项目中的案例相互独立,缺乏有机联系,必然导致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缺乏连贯性、对实际企业中的工作内容缺乏整体认识。2•理论与实训教学严重脱节,有效融合度较低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实训设备的种类不全、数量不足,且专任教师缺乏在模具专项技能方面的经验,导致教师在讲授时偏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训严重脱节。从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

3、规律的角度来看,学生在习得知识后需要实践操作和反复训练,从而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领悟掌握相关技能。但由于课程体系“理实分离”,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有效融合度较低,无法满足模具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3•项目内容与生产实际差别较大,校企缺乏有效对接在我国高职院校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制造类的常设专业,模具人才培养的规模较大,但总体来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单方面的行为,专业市场调研流于表面、校企合作模式单一,造成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同

4、步。现有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相关岗位的能力需求没有对接,归根到底是缺乏对相关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和学科知识的有效分析,也没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不够科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学握的知识和技能无法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岗位缺乏整体认识,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脱离。二、“案例贯通”式课程改革思路注塑产品生产过程属于基于流程的生产形式,专业课程设置源于实际生产中各环节的主要内容,因此通过案例将各个环节进行串联,实施“案例贯通”式课程改革具有可行性。将产品分析、创新设

5、计、模具设计、加工工艺编制、模流分析、模具加工、模具装配和产品试制等环节主要内容,与课程体系屮的专业课程进行对接。选取生产流程重点环节对应的课程作为开发对象,选用统一载体作为课程中的案例,贯穿于所开发的全部课程中,使得课程间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形成“案例贯通”开发思路。“案例贯通”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的开发模式,将传统的学科体系分解、重构成行动体系。二、“案例贯通”式课程改革实践由校内专任教师、兼职专业带头人、技能大师、兼职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对行业企业进行案例调研,对数十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最终确定

6、三个典型产甜作为载体。基于产品生产流程,选取注塑模具设计牛产的重点环节,将与之对应的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CAD/CAM(UG)、模具数字化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模具数控加工技术5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基于生产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将筛选的典型产品作为载体贯通于各门核心课程屮。以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为例。塑料模具的学习从知识领域上可分为两板模、三板模、侧抽芯模等。将经过筛选的典型工业产品作为载体,分析确定该载体的模具可以用两板模来实现,因此将案例的模具设计作为两板模的典型案例来分析。载体的分析是通过若干个任务实

7、现的,包括模具成型分析、分模成型分析、分模设计、浇注系统编程设计、冷却系统设计、顶出机构设计等。每个任务的学习又是通过“六步法”实现的,比如模具成型分析任务是由任务分析、成型基础知识、分析模型建模、成型分析、缺陷检查和成型分析报告等六个部分组成的。四、小结“案例贯通”式核心课程开发结合了生产实际情况,将模具生产流程与专业核心课程对应,通过真实企业案例实现课程内容的整体贯穿。根据这种课程开发思路,载体如同纽带串联了各门课程,既保持课程在学科体系中的相互独立,又实现了课程间的相互关联,同时体现了“高等性”和“职业

8、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耍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效率,便于学生了解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是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的创新,可推广应用在玩具设计与制造等基于生产流程的专业课程开发中。课题:2016年度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双贯穿、四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