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粘膜下子宫肌瘤治疗体会

宫腔镜电切粘膜下子宫肌瘤治疗体会

ID:31792588

大小:56.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8

宫腔镜电切粘膜下子宫肌瘤治疗体会_第1页
宫腔镜电切粘膜下子宫肌瘤治疗体会_第2页
宫腔镜电切粘膜下子宫肌瘤治疗体会_第3页
宫腔镜电切粘膜下子宫肌瘤治疗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宫腔镜电切粘膜下子宫肌瘤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宫腔镜电切粘膜下子宫肌瘤治疗体会山东省寿光市妇幼保健院262799【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宫腔镜电切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对122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术中B超监测,观察患者术后月经量,阴道不规则流血,肌瘤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一次性完成,术后一过性发热6例,1例稀释性低钠血症,平均手术时间(26.6±10.6)min,切除肿瘤组织5-77g,平均住院日(3.4±1.2)天。术后随访2・36个月,满意率91.8%(11

2、2/122)o结论:宫腔镜电切粘膜下子宫肌瘤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关键词】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子宫破裂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肿瘤,发病率高,常见临床表现为月经血过多、痛经及子宫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牛活质量。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开腹手术,创伤大,遗留体表瘢痕,并增加妊娠后期子宫破裂的风险。随着微创技术及医疗器械的发展,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肌瘤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自2010年开展宫腔镜电切粘膜下子宫肌瘤共122例,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3、一般资料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因子宫异常出血就诊患者122例,宫腔镜并B超检查诊断为粘膜下子宫肌瘤,年龄29・59岁,平均(42.6±5.9)岁。肌瘤大小1.0-5.0cm,单发100例,多发者22例。肌瘤位于宫颈管者19例。1.1.1粘膜下子宫肌瘤分类据荷兰Haarlem[1]国际宫腔镜培训学校按肌瘤与肌层关系分三种类型・0型:为有蒂粘膜下肌瘤,未向肌层扩展;I型:无蒂,向肌层扩展<50%;II型:无蒂,向肌层扩展>50%o本组临床病例,0型78例,I型27

4、例,II型17例。1.1.2手术适应症:①有子宫异常出血症状②子宫肌瘤直径&t;5cm,肌瘤边缘距子宫浆膜面>4cm③子宫大小<10周妊娠,子宫长<12cm④排除子宫恶性病变⑤对于多发肌瘤的患者,以粘膜下子宫肌瘤为主。1.2方法1.2.1手术器械:采用日本Olympus被动式27F连续灌流宫腔镜。B超为荷兰PIE1OO型多焦点线阵,多焦点凸阵超声,探头频率为3.5MHz。膨宫液为5%甘露醇。电切功率80-100W,电凝功率40-60W«1.2.2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

5、醉或静脉麻醉。麻醉成功后采用截石位,术前将宫颈口扩张至12mm,置入宫腔镜,膨隆宫腔,先观察宫颈、宫腔形态、双侧输卵管开口及宫腔肌瘤的部位、大小与肌层的关系。对0型及I型子宫肌瘤,可直接电切,并用卵园钳取岀或用电切环钩处肿瘤组织。对II型肌瘤,可先自肿瘤处切开包膜,深至肿瘤基底部,再注射缩宫素10U于宫颈口,电刺激肿瘤突出部分,随着子宫收缩,使肌瘤突出于宫腔内,在逐步切除肿瘤。所有患者均术中B超监测,若有子宫穿孔及吋处理。术毕检查宫腔,注意有无活动性出血。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据手术后月

6、经改善情况及有无肌瘤复发,将宫腔镜电切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满意:术后月经规律,月经量减少或正常,术后无月经、极少或正常;不满意:月经量增多至手术前水平,出现不规律阴道流血,剩余子宫肌瘤生长或需二次手术治疗。2结果2.1手术情况本组病例均一次手术完成。手术时间10-66min,平均(26.6±10.6)min,切除肿瘤组织5-77g,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子宫肌瘤。术后住院吋间(3-6)天,平均(3.4±1.2)天。术后随访2・36个月,满意率91.8%

7、(112/122)o2.2手术并发症:本组病例有6例一过性发热,低钠血症1例,无子宫穿孔,无周围脏器损伤,无感染等并发症。3讨论子宫肌瘤作为女性常见肿瘤,发病率高,传统的开放手术损伤犬,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具有以下优势: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预后好等。目前,宫腔镜粘膜下切除子宫肌瘤已经发展为成熟的妇科手术。宫腔镜电切术的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术者娴熟的手术操作技巧是成功的前提,王晓雷等【2】曾报道,应用刨根法,旋切法,开窗法切除粘膜下子宫肌瘤。对本组病例II型粘膜下子

8、宫肌瘤,先切开肿瘤包膜达肌瘤基底部,注射缩宫素,是肿瘤组织逐渐挤压向宫腔,使其向I型粘膜下子宫肌瘤转化,再用电切环切除肿瘤组织。对于子宫角部的肿瘤,强行切割极易导致子宫穿孔,,可采用滚珠电极电凝3s左右。术中B超监护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引导肌瘤的切割,提供切割部位,所剩肌瘤的大小,指导进刀方向。B超可预防和提示子宫穿孔,术中随时监视肌瘤的切割深度,若术中见盆腔内出现大量游离液体,提示子宫穿孔,需及吋进一步处理。对于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发生需提高警惕,首先,手术中适时调整膨宫压力,一般不超过lOOmm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