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78例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78例

ID:31792590

大小:57.2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8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78例_第1页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78例_第2页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78例_第3页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78例_第4页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78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78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78例【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1-0012-02【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0月本院诊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78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随访复发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5.4±10.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8.3±9.5)毫升,平均住院时间(2.7±1.3)天。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子

2、宫穿孔、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门诊复查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78例,10例绝经后妇女无再出血,无患者肌瘤复发,有效率达到100%。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一种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用于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预后情况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关键词】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疗效;安全性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其发生率占育龄妇女的20%〜25%,而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发生率占子宫肌瘤的10%〜15%。黏膜下肌瘤对患者的月经及生育有很大的影响,并且是

3、导致失血性贫血和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l]o治疗方法通常是行全子宫切除术,或是对突出宫口的黏膜下肌瘤经阴道用肠线结扎或血管钳钳夹瘤蒂,等待瘤蒂坏死后摘去[2]o笔者所在科室采用于2010年1月〜2011年10月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7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经宫腔镜及B超检查确诊,并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所以患者诊断均符合《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标准。年龄25〜66岁

4、,平均年龄(36.4±11.3)岁。临床表现有月经量过多37例,月经周期紊乱并延长31例,绝经后出血10例。其中合并贫血有22例。子宫肌瘤单发67例,多发11例。肌瘤直径1.4〜5.2厘米。参照国际腔镜中心荷兰分中心SMV的分类标准,本组患者中0型51例,I型20例,II型7例。1.2手术方法设备采用德国KARL-ST0RZ单极官腔电切镜及电切环,切割功率为80〜100瓦。术前常规完善检查,无手术禁忌证。贫血的患者应给予输血。评估手术情况:术前行阴道彩超确定肌瘤的形状、大小、位置。行宫腔镜检查,观

5、察黏膜下肌瘤的形状、色泽、血供、蒂的粗细,表面覆盖内膜情况,肌瘤突向宫腔的程度。综合判断宫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对于肌瘤直径大于5厘米的患者(0型除外),术前皮下注射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1至2个月以减少肌瘤血液供应,缩小肌瘤体积。术前晚口服米索前列醇,对于未生育的患者采用宫颈插管扩张软化宫颈。术前常规阴道灌洗及低压洗肠。手术选在患者月经干净后3〜7d进行,采用硬膜外麻醉或静脉全麻。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5%葡萄糖(糖尿病者用5%甘露醇)作膨宫液持续灌流,压力保持在80到1OOmmHg

6、之间。充分暴露宫颈,扩张宫颈并置入电切镜。根据肌瘤不同的形状、大小、位置及与肌层的关系,采用不同的电极,用切割法、刨根法切割肿瘤,止血时采用圆形滚球电极。术毕观察宫腔确保无活动性出血,注意官腔形态是否完整,有无子宫穿孔。1・3术后随访详细记录手术情况,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门诊复查随访,了解月经及肌瘤有无复发等情况。2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5・4±10・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8.3±9.5)毫升,平均住院时间(2.7±1.3)天。术后常规予缩宫素促宫缩止血及抗

7、生素预防感染。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子宫穿孔、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3、6、12个月进行门诊复查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68例,10例绝经后妇女无再出血,无患者肌瘤复发,有效率达到100%。3讨论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或经期的周期变短,可以导致女性不孕、流产或反复性的流产,甚至出现贫血的症状,该疾病严重的影响了女性患者的工作和正常生活。传统治疗方法如果黏膜下肌瘤已脱出宫颈口外,则使用长血管钳切断缝扎瘤蒂;对于未脱出子宫腔的黏膜下的肌瘤,为了达到根治月经过多和异常子宫出

8、血的目的,一般均采取子宫切除手术。传统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方法手术时间较长、患者的创面大、出血量多、对患者的身体伤害和后遗症大[3]o宫腔镜电切术是指采用先进的宫腔镜摄像系统,使宫腔内病变图像能够清晰的展现在监视器上。医生能准确的判断和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在宫腔镜的观察下直观准确的了解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位置和大小,并通过镜内电切环对子宫肌瘤进行切除的微创外科新技术[4]。宫腔镜电切术的显著优点在于不开腹,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的时间也缩短了,在子宫无切口的情况下黏膜下肌瘤得到了治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