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对高校教育启示研究

孔子教育思想对高校教育启示研究

ID:31793299

大小:56.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8

孔子教育思想对高校教育启示研究_第1页
孔子教育思想对高校教育启示研究_第2页
孔子教育思想对高校教育启示研究_第3页
孔子教育思想对高校教育启示研究_第4页
孔子教育思想对高校教育启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教育思想对高校教育启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孔子教育思想对高校教育启示研究【摘要】孔子是我国成就最大的教育家,他的很多教育思想,不仅仅是在当时,即使是在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有着广泛的感召力。本文先是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概述,按照教育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了分类。并结合教学实践,就孔子教育思想对高校教育的启示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高校教育;启示分析一、孔子的教育思想概述孔子是中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不仅是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这一点从世界上多个国家纷纷开设孔子学院就可以看出。在中国,孔子有着“万圣师表”的美誉,关于他的教育的思想,直到2500多年之后的今天,不但没有消亡,反而越来越被时重视,对于孔子

2、教育思想的研究一浪高过一浪。这源于孔子教育思想的丰富性和哲理性。具体说来,按照当前的教育组成,可以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从教育理念来看,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通俗的说,其含义就是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所有人都应当受到教育。其次是教育的内容。孔子提出了“文、行、忠、信”四个方面,其中“文”是指文献典籍,包含诗、书、礼、乐等内容;“行”,确切的说是一种道德实践,能够把自己所学到的道德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忠”是指正直和善良;“信”是指诚实和守信。再次,在教师要求上,孔子提出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识是说教师和学生一样,都要通过不断的学习

3、,来丰富和提高自己。同时对待教育事业要有满腔的热情,不能感到厌倦。最后,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上,孔子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和“不愤不启,不1■非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等看法,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就是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2500年前的孔子,其教育思想必然会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者,要求我们用辩证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评价和分析,结合当前的教育实践,对其中的精华进行吸收和创新,以推动教育事业的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二、孔子教育思想对高校教育的启示1、“有教无类”一高等教育的公平理念孔子提

4、出的"有教无类”的思想,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公平教育的理念。打破了“学在官府”的界限,让更多的平民子弟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使得教育对象的范围得到了扩大,最后的本质结果就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簪。但是从高校教育来看,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真正实现了教育公平了吗?有两个突出的现象,反应出了高等教育的不公平。一个是名牌大学和一般大学的巨大差距。随着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两大计划的推出,名牌大学和一般大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国家在资金投入、设施建设、师资配备等方面,明显的向重点大学倾斜,一般大学的受到的关注微乎其微。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让社会的对于大学也产生了一种等级的观念。特别是在大学

5、生就业方面,很多用人单位都扎堆于名牌大学,甚至非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不用,而一般高校的毕业生却遭到了冷落,从而造成了一种恶心循环。另一个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在于,高中生在考大学的时候的,因为省份的差异,而造成的分数线的不同。2006年,山东青岛的三名高校毕业生,就将教育部告上了法庭,他们认为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公民,不论地域的差别,都有平等的享有高等教育的权力,所有的考生只有一个区别,那就是分数。这三名考生的分数,如果在北京地区,可以上重点大学,而她们在山东,却连一般的专科学校都上不了,事情的最后不了了之。我们也知道,这种状况在短时间之内难以根本解决的,但是作为高等教育来说,应当认识到这种问题

6、的存在,并且有着解决问题的行动,以此来推进高校教育平等的进程。2、“仁”与“礼”一一“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仁”是指美德,品德,"礼”是指礼仪制度。具体到今天的教育来看,就是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是指学校的管理者凭借自己崇高的威信、高尚的道德、真挚的情感,来对学校的人员和事务进行管理。依法治校,则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方针,遵照学校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保障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两者分别体现出的是一种“柔性”与“刚性”。当前的高校教学中,无论是是以德治校的柔性的一面,还是依法治校的刚性的一面,都还存有不完善的地方。以德治校的缺乏表现为学校的领导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品德、品质在工作中的

7、重要作用,没有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不但没有达到以德治校的目的,个人的威信也有因此而下降。要知道作为一所高校的掌舵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全体师生看在眼中,有着很强的示范和表率作用。依法治校的缺乏表现为对一些规章制度在执行的上的折扣化和特殊化,致使很多的规章制度成为了一个摆设。有了个汇总规章制度,但是在执行上却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和有序开展。只有将两个战略有机的结合,即实行“有情管理”,高校领导以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