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问题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ID:31798800

大小:55.1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8

问题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_第1页
问题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_第2页
问题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_第3页
问题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_第4页
问题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题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问题设计一一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数学老师孜孜以求的,但是,你有没有认识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呢。学生的思维是怎样发生的?怎样才能使它持续发展呢?显然,学生的思维不是自然发生的,亚里士多得曾精辟地指出:ldquo;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rdquo;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注重问题的设计。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在于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何卓有成效的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思维活动持续发展。老师在评讲数学问题的时候是切忌以题论题的,

2、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这样一个作图题是这样处理的。问题:将下列长方形从如图所示的方式分割,第一次连接一对对边中点,第二次连接刚分割出的一个长方形的一对对边的中点,如此重复下去,第n次剩下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有没有其余的分割方法?试计算1/2+1/4+1/8+1/16+1/32+1/64+1/128的值。拿到问题以后,我觉得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分析问题的题意和方法这一题分割的本质就是将其面积一半一半的重复分割下去,分割的次数我所剩图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呢?通过分析发现是l/2n的关系,这里要注意的是很多同学容易分析出l/2n的结

3、果。把每次分割出的图形的面积相加,即可得到式子:1/2+1/4+1/8+1/16+1/32+1/64+1/128,下面就是设计式子的计算问题了,怎样计算这个式子的值呢,我觉得老师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己去想,去思考,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讨论。从我课堂教学的实际中,就出现了由学生想出的许许多多的方法。所以问题分析完以后,教师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二、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怎样求式子:1/2+1/4+1/8+1/16+1/32+1/64+1/128的值呢?首先有同学发言了,学生一:因为1/2+1/4=3/4;1/2+1/4+1/8二7/8;1/2+1

4、/4+1/8+1/16二15/16;middot;middot;middot;middot;middot;middot;middot;所以1/2+1/4+1/8+1/16+1/32+1/64+1/128二127/128。学生二因为1/2+1/4+1/8+1/16+1/32+1/64+1/128表示前面n次分割的图形的面积的和,而这个面积就等于整个面积去减去最后一次剩下的图形的面积,而第n次分割的图形的面积又是1/27,所以1/2+1/4+1/8+1/16+1/32+1/64+1/128=1-1/128二127/128。学生三:因为(1/2+1/4+

5、1/8+1/16+1/32+1/64+1/128)+1/128二1/2+1/4+1/8+1/16+1/32+1/64+(1/128+1/128)=1/2+1/4+1/8+1/16+1/32+(1/64+1/64)=1/2+1/4+1/8+1/16+(1/32+1/32)二1/2+1/4+1/8+(1/16+1/16)二middot;middotjmiddot;middot;middotjmiddot:=l/2+l/2=1所以1/2+1/4+1/8+1/16+1/32+1/64+1/128=1-1/128=1/127o学生四:1/2+1/4+1/8+

6、1/16+1/32+1/64+1/128=(1-1/2)+(1/2-1/4)+(1/4-1/8)+middotjmiddot;middot;middot;middot;middot;+(1/64—1/128)二1—1/2+1/2—1/4+1/4—l/8+middot;middotjmiddot;middot;middot;middot;—1/64+1/64-1/128=1-1/128=127/128三、把学生的解题方法进行解题策略上的归纳和适当的延伸方法一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一般地,很多探索规律题我们都可以采用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例如n边形的内角和

7、是多少度,除了分割三角形的方法,也可以用特殊值法,因为从特例来思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deg;,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deg;,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deg;,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其边数与3的差再去乘以180deg;,所以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Odeg;(n—2)。方法二我们可以称作逆向思维法,从这题出发,整个图形的面积与最后一次剩下的图形面积的差就是我们前面分割多次的和。讲的更浅显一些也就是一瓶酒第一次喝掉一半,第二次喝掉剩下的一半,如此重复下去,第n次剩下的酒是多少?前面(n—1)次一共喝掉了多少?已喝的酒不就是一共的酒减去最后一次剩下的酒吗

8、?方法三和方法四我们称之为补项法和拆项法,例如对下列式子的计算,我们通常就称之为拆项法:1/ltimes;2+l/2ti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