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特色手工课总结:“艺术创艺”

乡土特色手工课总结:“艺术创艺”

ID:31799229

大小:61.7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18

乡土特色手工课总结:“艺术创艺”_第1页
乡土特色手工课总结:“艺术创艺”_第2页
乡土特色手工课总结:“艺术创艺”_第3页
乡土特色手工课总结:“艺术创艺”_第4页
乡土特色手工课总结:“艺术创艺”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土特色手工课总结:“艺术创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乡土特色手工课总结:“艺术创艺”美术课程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一门艺术课程,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手工课教学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途径。但我们山区学校手工制作教育相对落后,其中材料缺乏是最大原因。一有手工课学生就带不齐工具、材料,就阻碍了手工课教学正常开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观玩具厂时,发现产品再加工后都会留下许多边角材料和残次品,这些材料形状各异、既安全、卫生、无污染而且成本低。因此,一个想法在我脑海应运而生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与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变废为宝”,不仅可以节约泰顺贫困山区学校的教育经费,还能解决山区中小学美术课堂美术材料缺乏的难题,更突显源

2、生态与环保的教育理念。于是我把本土资源与废弃材料引进课堂,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手工课,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市县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肯定与赞赏。现将总结如下:一、指导思想着名教育学家苏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教育即生活,学、教、做合一。”他的理论主张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学习,知识于学生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各地乡土环境资源是本课程最丰富,最直接,最方便的教学资源和学习题材。二、课程实施1、师生互动、培养收集习惯材料资源的采集是我们开展乡土特色手工课教学基础。本土材料形态各异,学生寻找材料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融入本土文化的过程。到野外采集

3、是我们的主要社会实践活动之一,也是收集材料的途径。根据创作的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时间组织学生到山上、田野、溪边采集多种原料,如山上的树皮、树根、竹子、野花野草,溪滩的小石头,农田的蔬菜,果园里的水果等。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我校的手工资源品种繁多,源源不断。我把收集的资源再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分类:自然植物类、农作物类、盒类、瓶类、布类。三、课程目标1•手工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代科学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手工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2.以生态式综合艺术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艺术综合能力为目标。3、陶冶学生的性情,引导

4、学生体验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创造美,表现美,发现美的欲望。4.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四、指导设计创作1.课堂教学模式艺术的源泉来自生活,学生的艺术更离不开生活。离开了生活,学生的艺术表现将是苍白而无活力的,只有来自生活,表现生活的学生艺术才充满童趣而富有生命力。因此,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地方特色组织教学,当地的风土人情、建筑遗迹,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等,都是我们的教学内容。我们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走进民间艺术,去感知、体验廊桥、古民居、亭塔阁楼等古建筑,同时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如录像、

5、实物、图片等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化,手工艺品的文化内涵、表现形式及其艺术特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创作的欲望。比如在“自制布艺”课上,我从提袋中取出了我用旧衣裤改造的布艺娃娃时,“啊”!同学们一下惊呼起来。“好漂亮的布娃娃!”“老师您做得真好。”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着实被新奇的布娃娃所打动。看着同学们的高兴劲,我便展示图片让他们欣赏更多民间布艺,使他们对民间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因为第一次做针线活,同学们有一种新奇感,兴致很高,乐于学习。他们在学习缝制的同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创造了艺术形象,这既有成功的喜悦一创造结果的快乐,又有缝制中的乐趣一-创造过程的快乐。

6、他们缝制的作品:青蛙、小猫、布娃娃.....无不透射出他们创造的灵性。(2)教给学生制作的方法与过程:a材料的选择b形象设计(变形夸张、添加装饰、多种材料组合等)c过程(剪刻、裁缝、粘贴、插等)d上色在教学中注重创新意思,创新思维的培养。比如,平时学生很喜欢折纸,但又常常把折好的纸鹤、轮船、蝴蝶等随手一扔。于是,我根据折纸形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共同商讨。女口:折纸轮船可拼成、人的头发、鼻子、眼睛、树叶等,还利用折纸和其他材料进行组合,设计构思。这堂课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学的活泼。同时更丰富了美术教学活动内容,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启迪了学生的智慧。

7、学生动手制作。制作过程采取小组合作、二人合作等形式,培养团队精神、合作能力。调动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获得学生对教学的支持,促学生参与观察、商讨、感悟、创作的全过程。促使小组里的每一位成员相互配合,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有困难时老师稍加指导。这样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一堂课一一《纸浆面具的设计》。课前我收集了各种不同的面具图片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