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和对策

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和对策

ID:31800818

大小:61.8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18

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和对策_第1页
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和对策_第2页
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和对策_第3页
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和对策_第4页
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和对策摘要在客观分析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结合宜春实际,提出了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路径与对策,以期促进宜春市现代农业发展。关键词现代农业;路径;对策;江西宜春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3-0299-02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顺应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是保证农民收入增加的基本途径,是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宜春市是江西省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

2、富,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富硒土壤范围广,宜春市属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茶和优质芒麻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再创宜春农业大市新优势,是宜春市农业发展一道全新的命题[1-2]o1宜春市农业发展现状与定位1.1重点打造龙头企业宜春市的农业发展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主导产业带动全市发展,使传统、粗放的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现已形成了农户、基地、市场联合的新机制。建设了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将优势农产品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打造农业产

3、业化的“联合舰队”。到2012年底,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有222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65家,市级151家。全市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225家,其中省级65家[3-4]o1.2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近年来,宜春市根据当地的资源、产业、品牌优势,重点建设主导产业规划、资金技术整合和千亩核心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精细农业、集约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目前,在宜春市的10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至少建立了1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其中有3个地区被认定为全省首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地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

4、示范区。1.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宜春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和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建立,用来发展粮食、茶油、生猪、家禽、肉牛、竹木、中药材、芒麻、有机农业、果业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并提出发展富硒农业和有机农业开发,促进宜春市生态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宜春市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及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分别有156、85、72、6个。富硒农业基地面积1.67万hm2,国际有机认证的品种超过39个,进入欧美国家市场的有机农产品逾100

5、个。目前,宜春市已有20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2宜春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2.1基础薄弱,农业抗风险能力不强无论是抵御自然灾害还是经受市场风险能力都比较薄弱。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老化失修,设施不配套,难以发挥防洪、灌溉等应有的作用,农作物受干旱、洪水影响严重,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严重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阻碍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二是自然灾害防控体系不健全。近年来,台风、干旱、病虫害、动物疫情在江西省频繁发生,而各地病虫害监测预警控制和应急处

6、置能力不强,动物疫病防控手段有限,灾害损失程度大,许多农业创业者投资信心受到打击,也限制农业规模化发展。三是难以适应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目前,农产品供求格局已从供给不足的卖方市场转向了对农产品品种结构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买方市场,由于农村村民居住分散,信息闭塞,村民文化素质普遍低,农民很难适应市场变化,造成了物贱伤农,导致农民不敢调整种植结构。2.2市场发育不完善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偏小,经济实力弱,带动能力不强。加之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也不高,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应有的技术支撑,整体上与先进省

7、市有比较大的差距。二是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分配关系还不完善。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产加销各环节联结比较松散,仅有少数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多数龙头企业和农户并未形成真正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合同履约率较低,绝大多数农户没有从参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农产品加工增值的二次利润分配。三是扶持产业化发展的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如已出台的一些资金、税收、贷款贴息、融资等优惠政策在具体落实上打折扣,扶持门槛高,扶持面过于狭窄。1.3农业科技推广滞后一是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因缺乏合理的

8、利益分配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有的已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二是部分农技推广人员自身素质不高,适用技术指导失灵,推广不到位,技术装备水平低下,不能形成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三是宜春市大部分还是小农户家庭经营,其经济力量分散、薄弱,土地规模过小,农民不具备增加科技投入的内在动力。2.4农户素质不高,发展现代农业的意愿和能力水平不足宜春市经济水平与发达省市还有一定的差距,种田收益偏低。出于理性选择,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