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复习资料(word版)

宗教学复习资料(word版)

ID:31805990

大小:78.5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8

宗教学复习资料(word版)_第1页
宗教学复习资料(word版)_第2页
宗教学复习资料(word版)_第3页
宗教学复习资料(word版)_第4页
宗教学复习资料(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宗教学复习资料(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正道,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佛陀认为人生虽然以苦为本,但是可以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八正道)来获得自由(涅槃)。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盘)的八种方法和途径。即正见解、正思想、正语言、正行为、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定。(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一、宗教学的性质、现实意义和历史脉络1、宗教学性质宗教学是研究宗教现象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宗教学的权威学者:吕大吉《宗教学纲要》《宗教学通论》《宗教学通论新编》2、学习宗教学的现实意义(1)是认识人类文明本来面目的必要途(2)是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基本手段(3)有利于培养人的理论创

2、新能力(4)使人的现实生活艺术化(5)有利于提高认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能力(6)有利于提高正确理解国际政治格局的能力3、宗教学发展的历史脉络(1)宗教学的西方历史脉络:19世纪下半叶,西方宗教学创立。一般以麦克斯·缪勒1873年发表的《宗教学导论》为标志,因为在这本书里率先使用了“宗教学”一词。从此以后,西方宗教学者就提出了各种宗教起源论和宗教演化体系,诸如麦克斯·缪勒的“自然神话论”,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万物有灵论”,斯密塞的“祖灵论”,马雷特·金、弗雷泽等人的“前万物有灵论”,英国人类学家史密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和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等人的“图腾论”等。第一

3、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宗教学者放弃了宗教的起源和发展问题的研究,开始进行特殊的宗教、具体的宗教问题和宗教现象的实证性研究,从而造成了宗教学的分科化,形成以下几个分支学科:①宗教史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现象学。(2)宗教学的东方历史脉络:宗教学的东方学派,起源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第二讲灵魂与肉体的关系问题:宗教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宗教所谓的宗教,就是关于灵魂不灭的理论。二、灵魂与肉体的关系问题,是宗教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六道:天道、阿修罗道、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及人间。佛教把灵魂与肉体的关系问题,称之为“六道轮回”问题。“我们有一天必定会死,但在死后,生命却

4、并不终结。在这个肉体灭亡后,我们的意识会先进入一个叫作‘中阴’的阶段,然后便再次轮回投生,得到新的肉身,以另种生命形式延续生存,然后又再经历死亡、中阴、投生的循环。这便是生命的轮回。但我们并不一定再生为人,而是可能再投生于六种生命形式中之任何一种,这六种生命形式称为‘六道’。生命便是从无始的过去以来,不断一次又一次的投生、死去、再投生、死去……周而复始,不可出离”。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及老死三、灵魂观念的涵义、起源及其演变灵魂是人的精神动力,它不但不受人的肉体支配,反而能支配肉体的超自然存在。灵魂观念是人对自我的崇拜,是人对自己灵魂

5、的信仰,或者确切一点说,是人对死去的亲人的永久怀念。3、灵魂观念的演变(1)物活论(2)原始神灵:神圣化的主宰之物(精灵)与人(英雄)(3)国家神灵:君权神授(4)主宰世界的神灵: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第三讲宗教人类学(上):西方学派的心理学的视角宗教人类学在西方学派里,是研究宗教起源的理论,直接为西方列强的殖民主义统治服务,把同时代的殖民地人民蔑视为野蛮人,而把自己美化为文明人,把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美化为传播文明,诬蔑殖民地文化是落后的原始文化。但在东方学派里,宗教人类学则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学问,称之为民族学,又称之为文化人类学。一、宗教人类学,是对“原生态

6、社会里的宗教文化现象”研究的一门学问。二、西方学派的心理学研究视角1、德国自然神话学派:太阳追逐黎明;鬼神的初意是指呼吸,而幽灵则是人的影子。代表人物是马克斯·缪勒。2、赫伯特·斯宾塞:“祖先崇拜是每一种宗教的根源”。3、爱德华·伯内特·泰勒:万物有灵论,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4、詹姆斯·乔治·弗雷泽:巫术要早于宗教5、约翰·H·金等学者:前万物有灵论第四讲宗教人类学(中):西方学派的社会学视角一、爱米尔·涂尔干的生平业绩爱米尔·涂尔干是法国犹太裔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与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二、涂尔干的四大社会学巨著1、《社会分工论》

7、(1893年)主要阐述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为一种社会事实,该事实独立存在于个人之外,并具有独特特征,即称“集体意识”。而在现代社会则是一种“有机式的社会团结”。无论是古代社会的“集体意识”,还是现代社会的“道德个人主义”,道德都是对整个社会体系认同的一种义务,与宗教密不可分。2、《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提出一个重要概念:社会事实(或称社会现象)。3、《自杀论》(1895):将自杀的社会现象分成三种类型:利己型的自杀、利他型的自杀和失范型的自杀。4、《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一个社会构成的最基本的二元素:神圣社会与世俗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