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复习要点(word版)

普通地质学复习要点(word版)

ID:31809669

大小:30.6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18

普通地质学复习要点(word版)_第1页
普通地质学复习要点(word版)_第2页
普通地质学复习要点(word版)_第3页
普通地质学复习要点(word版)_第4页
普通地质学复习要点(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普通地质学复习要点(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普通地质学名词解释:1.内力地质作用:以地球内热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固体地球内部,包括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地球各层圈互相作用。2.外力地质作用:以太阳能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谁、生物因素引起,包括地质体的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以及各种地壳表层载体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3.克拉克值: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之百分数。4.解理:指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即解理面)的能力。5.岩浆:地下高温熔融物质。6.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在地下冷凝、结晶、固结成岩的过程。7.科里奥利效应:地球上一切物体的运动

2、,包括水的运动,同样都会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而发生偏转,其偏转方向在北半球者向右,在南半球者向左。8.波痕:波痕是由风、水流或波浪等介质的运动在沉积物表面所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的层面构造。按成因可分为浪成、流水成因和风成波痕三种类型。9.搬运作用:指风化、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他处的作用。10.沉积作用:指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的作用。11.变质作用:岩石基本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构造的变化,形成新的结构、构造或新的矿物与岩石的地质作用。12.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从岩浆中分泌的挥发性物质,对围岩进行作用,导致围岩化学成分发生显著

3、变化,产生大量新矿物,形成新的岩石和结构构造。131.标准化石:对于确定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应该是在地质历史中具有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这种化石称为标准化石。2.地质年代表:按年代先后把地质历史进行系统性编年列表。3.震源:引发地震、释放深部能量的源区。4.震中: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点,是接受震动最早的部位。5.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6.莫霍面: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位于地表以下数千米到30-40千米深度。7.康拉德面:地球大陆地壳内玄武岩层和花岗岩层之间的界面。8.古登堡面: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深度。9.岩石圈:软流圈以

4、上的部分,均为固态物质,具有较强的刚性,称为岩石圈。10.洋脊:是绵延全球各大洋底的巨大山脉,是地球最为突出的地貌现象。11.地质构造:岩石变形和变位的产物。12.正断层:上盘向下滑动,两侧相当的岩层相互分离。13.逆断层:上盘向上滑动,可掩覆于下盘之上。14.走滑/平移断层:被断的岩块沿陡立的断层面做水平滑动。15.背斜:原始水平岩层受力后向上凸曲者,称为背斜。16.向斜:原始水平岩层受力后向下凹曲者,称为向斜。17.地堑:是倾斜面相背的两个正断层所夹持的共同下盘岩块,常为山岭。18.地垒:是倾斜面相向的两个正断层所夹持的共同上盘岩块,常为谷地。19.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是地表岩石通

5、过机械作用发生破碎,形成较细的碎屑物,但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也不会形成新矿物的作用。20.化学风化13:是地表岩石在水、氧及二氧化碳等作用下发生化学成分变化,使其成分分解,易溶解者流失,难溶解者残留原地,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1.风化壳:指风化产物的覆盖层,包括残积物及其上覆的土壤。2.根劈作用: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物,随着根系不断地长大,对裂隙壁产生挤压,使岩石裂隙扩大,从而引起岩石破坏,这种作用称根劈作用。3.冲积扇:洪积物往往呈扇状分布,扇顶在沟口,扇形向山前低平地带展开,称为冲积扇。4.河床:河谷经常有流水的部分。5.横向环流:因离心力作用引起的垂直于主流向的横向水流运动,其表层水流流

6、向凹岸,底部水流流向凸岸。6.溯源侵蚀:是指河流向其源头方向侵蚀而加长的作用。7.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8.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形成三角洲平原。(由河口部位的沉积体所构成的形态。)9.侵蚀基准面:海平面及由海平面向大陆方向引伸的平面。10.冰川:在重力作用下由雪源向外缓慢移动

7、着的冰体。11.雪线:常年积雪区范围的下界,称为雪线。12.大陆冰川:又称“冰被”、“大陆冰盖”。指面积很大,冰层很厚,不受地形限制,覆盖着整个岛屿或大陆的巨大冰体。呈盾形,中部凸起,厚度大,向边缘减薄。13.山岳冰川:13指地表上长期存在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由大气固体降水经多年积累而成,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1.刨蚀作用:由冰川所挟带的碎屑物在冰川滑动过程中象磨石一样不断锉磨冰床。2.羊背石:凸起于冰床上的坚硬基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