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

ID:31815897

大小:64.4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8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司马迁及《史记》。(2)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包插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逐步提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积累重点的文言基础知识,学会识别文言现象。(2)赏析本文人物塑造、材料组织以及结构安排等方面的写作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阅读与鉴赏活动屮,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思考课文是如何歌颂蔺相如

2、的足智多谋、不畏强暴、顾全大局和表彰廉颇英勇善战、勇于改过的等品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了解司马迁及《史记》,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2.了解传记作品阅读的基本方法,学习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在矛盾冲突屮塑造人物品格的手法。【教学难点】分析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方法】诵读——感知——赏析——讨论——拓展延伸【教学过稈】教学过程一、作者及作品简介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先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

3、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屮原地区,所到Z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屮,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常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编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屮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九《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共130篇。记述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12本纪按年代记叙帝王言行和政绩;30世家记叙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事迹;70列传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事迹;10表按年代谱列各时期重大事件;8书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二、写作背景战国后期,秦、楚、赵、魏、燕、韩、齐“七雄”并峙,秦国的力量最为强大,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它要统一屮国,采取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连横”策略。赵国是北方的一个大国,西

5、临强秦,在秦国对其他国家的不断攻伐中,首当其冲,自然十分重视军事外交的措施。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国国内将相之间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展开的。本课发牛在: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収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一一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三、整体感知,疏通读音1.学生自由朗读,借助工具书,扫除生字词;2.播放朗读视频(PPT),初略感悟,正字正音。缪(mido姓氏)贤遗(Wbi送给)赵王书肉袒(tdn脱

6、去上衣,露出肩膀)可予不(fou同“否”)列观(gudn建筑物的一种)甚倨(N傲慢)睨("斜看)柱缪(毗同“穆”即秦穆公)公汤镀(hub古代煮食物的大锅)盆缶(f&u瓦制的打击乐器)滝(midn地名)池皆靡(mi退却)不烽(yi高兴)颈(jing脖颈子)血孰(shd同“熟”仔细)计议之避匿(ni躲藏)虽弩(nd愚劣、无能)诈佯(ydng装作)案(dn同“按”审察、察看)图广成传(zhuan招待宾客的馆舍)衣褐(yih吉穿着粗布衣服)四、字词释义1、通假字:⑴可与不(不,否。表疑问语气)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奉,捧。用手托)⑶拜书送于庭

7、(庭,廷。朝廷)⑷召有司案图(案,按。察看)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朿者也(缪,穆)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熟。仔细)2、一词多义:⑴负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②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⑵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⑶幸①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②则幸得脱矣(侥幸)③而君幸赦臣(幸而,幸好,侥幸)3、词类活用:⑴名词活用为动词①舍相如…(舍,安

8、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④相如前进缶(前,走向前)⑵名词作状语①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②相如廷斥之(廷,在朝廷上)⑶使动用法(使宾语动)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