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ID:31817168

大小:96.3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8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开学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本卷共1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1•暑假期间,小明参观了一处距今约7000年的远古人类遗址,“樺卯结构的干栏式建筑,稻米大规模种植,舟船的使用,编织和纺织,陶器的制造与使用”是其主要看点。该遗址可能位于A.周口店B.半坡村C.河姆渡D.元谋县2.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Z刑”“以酒为池”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

2、与哪位统治者有关: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懂得取火使用火C.保存火种D.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4.巨大的商代司母大戊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A.畜牧业发达B.原始农耕出现C.铁器开始使用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5.“(陈胜、吴广戍边的队伍)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他们)估计已经误期。误期,按照秦朝法令,(他们)都要被斩首。”这段话与大泽乡起义的关系是A.没有雨就不会爆发农民起义B.大雨起为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C.大雨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D.极其残酷的刑罚导致农民起义7.“兵皆罢归家”“释放奴婢”“发展

3、农业”“休养生息”这些内容是哪一皇帝在位吋期的措施A.秦始皇B.汉武帝C.汉高祖D.光武帝&战国吋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①牧野之战②马陵之战③桂陵之战④长平之战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9.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后因破齐有功又被封为内史(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中的某一项措施,该措施是A.奖励耕织B.奖励军功,按功授爵C.改革户籍制度D.严明法度,禁止私斗10.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李冰的贡献是A.主持修筑灵渠B.主持修筑郑国渠C.主持修筑都江堰D.推行变法二、组合列举(本

4、大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8分)11.中国古代发生过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1)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2)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以后,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12.填空题(1)东汉吋期—(人名)改进造纸工艺。(人名)独创了楷书书法,和胡昭是曹魏时期的书法家。(2)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闻名中外的长城,它酋到东到辽东。(3)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地主的监察,设立了—;东晋画家—代表作《洛神赋图》。三、辨析改错(木大题共3小题,每

5、小题3分,共9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并加以改正。)13.汉武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被称为千古一帝【】(1)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改正【】(2)汉武帝为了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改正【】(3)为了解除匈奴的威胁,汉武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改正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4小题12分,第15小趣14分,共26分。)14•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一一毛泽东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

6、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一一孙中山(1)文中赞美的主要人物是谁?(2分)(2)文中赞美的人物有哪些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7分)(3)文中赞美的人物和炎帝被后世尊称为什么?(3分)15.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一《战国策•秦策》材料二: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它们见证了秦朝的改革皇帝信玺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候印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

7、,后为跋。魏之先岀于黄帝,以土徳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屮Z色,万物Z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1口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各位有功之臣以及从代郡来的老家族的人,姓中有的是复性,都要改为简单易记的姓)”——《资治通鉴》(1)阅读材料一,材料中的“商君”指的是谁?(2分)材料中的“教民耕战”的直接影响是什么?(2分)(2)阅读材料二,四方古印文体现出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4分)⑶阅读材料三,“魏主”指的是谁?(2分)这段材料反映了“魏主”改革中的哪项措施?(2分)(4)对于以上改革,有人认为“商君遭车裂而亡,秦朝二世而灭,鲜卑族汉化”。

8、所以,这些改革都是失败的。你认同这一观点吗?如果不认同,请你写出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依据是什么?(2分)五、活动与探究(17分)16,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