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ID:31819293

大小:69.9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8

2017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1页
2017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2页
2017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3页
2017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4页
2017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默写(15分)1、昨夜江边春水生,O(《观书有感(其二)》)2、,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雪尽马蹄轻。(《观猎》)4、六十而耳顺,,O(《孔孟论学》)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Q(《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词中的“卷”字,既写出了出猎场面的,更表现了出猎

2、者的精神面貌。(2分)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词开篇“聊”“狂”两字,虽隐有怨愤之情,但更多见作者豪迈气概。B.本词中词人以孙权、冯唐自比,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C.本词结句卒章显志,传神描绘了作者驰骋于沙场,为国杀敌的英雄形象。D.本词表面写的是一次秋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黔之驴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逓;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

3、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嘯,断其喉,尽其肉,乃去。8、本文作者是代箸名文学家。(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稍出近之,憋憋然莫相知。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第①段交代了黔Z驴的由来及虎初见驴时的反应。B.第②段描绘了虎惧驴、察驴、戏驴、吃驴的经过。C.标题直指写作意图,讽刺了外强屮干的上层人物。D.本文启示我们要有真才实学,否则必将陷入困境。(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孙子荆与王武子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

4、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①敬王武子。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②似真声,宾■客皆笑。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注释】①雅:向来。②体:贴近。1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1)临尸恸哭临()(2)卿常好我作驴鸣好()12、下列对“使君辈存,令此人死!”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上天)让你们这些人活着,却让王武子这样的人死了!B.(上天)假使让你们这些人活着,就要让(王武子)这样的人死了!C.

5、(上天)让君子们活着,让发笑的人去死!D.(上天)假使让君子们活着,就让发笑的人去死吧!13、“宾客皆笑”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14、下列和孙子荆形象不符的一项是()(2分)A.有情义B.有才华C.有胆识D.有智慧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8分)“孝”迎新春廖廓①春节就要到了,一些城市的社区干部像往年一样,带着年货和慰问金给“空巢”老人拜年,向亲友、邻里发出感恩短信和敬老倡议,增进代际情感,弘扬慈孝文化,共建和谐社区。这让我们感受到了孝敬老人的浓厚氛国。②“孝以德为本,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木兰代父从军

6、,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等孝敬老人的佳话传颂至今。③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人总数已经过亿,是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把孝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特点相结合,是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的重要举措。我们还应看到,随着社会的转型、竞争的加剧和人际关系的疏离,一些地方孝亲敬老风气日益淡薄,养老孝老情况不容乐观:有的家庭子女虽多,老人依然生活困难;有些空巢老人形单影只,寂寞无助。这是我们不能不重视的问题。提倡孝敬老人,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水准,意义重大。④孝敬老人,基础在养,重点在敬。养是物质上的保障,敬是精神上的慰藉,养敬兼备,是真正的孝道。

7、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先哲的教诲,道出了“敬”之于“人”的重要性。敬是一种亲情,一种春恋,一种温馨,一种精神上的关怀。老人们需要精神上的关爱,不仅在于他们作为“人”而需要关怀,更在于他们因步入晚年而在心理上有更多的精神渴望。人到老年,既是思想上最成熟的时候,也是心理上最脆弱的时候:既有荣誉感,也容易有自卑感;既有宁静感,也容易有孤独感;既有恋子之情,也容易有厌世之心。在这种情况下,比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慰藉。对此,我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⑤歌德说:“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要知老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