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B.doc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B.doc

ID:31842219

大小:632.50 KB

页数:153页

时间:2019-01-20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B.doc_第1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B.doc_第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B.doc_第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B.doc_第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B.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B.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修改意见南京市中山小学备课稿――小学数学第10册――2001~200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基本情况:(男女生人数、学生来源、参加兴趣小组及数学竞赛情况等)●上学期原有成绩:●掌握“双基”情况:●非智力因素情况:本学期总的要求1.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2.使学生掌握约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

2、进行约分和通分。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5.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7.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153-修改意见南京市中山小学备课稿――小学数学第10册――具体教学措施单元教学进度单元内容课时起讫周次一简单的统计(一

3、)81~2二长方体和正方体153~5三约数和倍数176~9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79~13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2114~18六总复习618-153-修改意见南京市中山小学备课稿――小学数学第10册――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名称一、简单的统计(一)总课时8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学生学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编制和分析各种统计表的方法,最后再教学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为将来进一步教学统计图表知识打好基础。教学目标

4、1.使学生初步知道统计的意义和作用。2.使学生初步学会把一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填写成简单的统计表,并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分析表中所说明的问题。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关键-153-修改意见南京市中山小学备课稿――小学数学第10册――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星期教学内容例题或练习课型1数据的收集整理(一)例1新授数据的收集整理(二)例2新授数据的收集整理(三)练习一6-

5、9练习统计表例3新授统计表的练习课练习二4-8练习2求平均数例1、2新授求平均数的巩固练习练习三5-10练习整理和复习复习-153-修改意见南京市中山小学备课稿――小学数学第10册――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名称二、长方体和正方体总课时15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及能够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等形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单元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平面到立体)发展中的一次飞跃,通过学习

6、可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的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知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含义。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3.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关键-153-修改意见南京市中山小学备课稿――小学数学第10册――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星期教学内容例题或练习课型2长方体的认

7、识例1、2新授3正方形的认识P21页新授长(正)方体的表面积例1新授正方体的表面积例2、3新授表面积的练习课练习六8--12练习体积和体积单位P29--30新授4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例1、2新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P34页新授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例4、5新授容积和容积单位P39页新授体积和容积的练习课练习八练习5体积和表面积的比较例7新授体积和表面积的比较的练习课练习九练习整理和复习(一)练习十复习整理和复习(二)练习十复习-153-修改意见南京市中山小学备课稿――小学数学第10册――小

8、学数学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名称三、约数和倍数总课时17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分数的四则运算的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还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因式分解做准备。本单元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教学重点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比较难懂,容易发生错误,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倍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