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上 1.2活动 思考 教案精选.doc

苏科版七上 1.2活动 思考 教案精选.doc

ID:31842260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20

苏科版七上 1.2活动 思考 教案精选.doc_第1页
苏科版七上 1.2活动 思考 教案精选.doc_第2页
苏科版七上 1.2活动 思考 教案精选.doc_第3页
苏科版七上 1.2活动 思考 教案精选.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科版七上 1.2活动 思考 教案精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2活动思考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活动的开展,感受图形的变化和数的关系,引发学生思考。2.尝试让学生感受“想—做—想”数学活动的过程,从活动过程中和过程后唤起学生对活动的思考。通过思考,获得经验。3.培养学生敢于动手,敢于实践的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4.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能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所需器材(长方形纸片、刻度尺、剪刀、火柴棒、月历),学生分组。(4-6人一组,围成一圈)教学设计今天这节数学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几项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如何由这张长方形纸片得到一个正方形呢?试试看!活动一:

2、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活动,并引导学生思考。个体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思考。(1)用量的方法,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2)用折的方法,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同学们做的很好,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做法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1)用刻度尺量宽的长度并在长边上取相同的长度,剪取即可。(2)将长方形纸片进行折叠、裁剪̣̣。学生到台前演示用不同的方法丰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将所得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同学们在第一项活动中的表现都很出色。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火柴棒,我们一起来搭三角形。4活动二用火柴棒搭三角形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

3、图课件展示:用火柴棒搭三角形的过程。先搭一个三角形,接着再搭第二个三角形,照这样下去搭第三个三角形、第四个三角形。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搭三角形小组活动:按照课件展示的步骤用同样的方法用火柴棒搭三角形(小组内火柴棒也许不够多)(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1)提问:搭1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搭2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搭3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搭4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呢?(2)想一想:搭1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呢?你是怎么得到的?搭10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呢?你是怎么得到的?小组讨论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在活动后思考。活动三观察月历月历,我们非

4、常熟悉,天天和它见面,它是由很多数排列而成的。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月历,你能发现什么?下面是2004年3月的月历表:(多媒体课件演示:)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4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请同学们观察自己手中的月历,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合作:观察月历并寻找关系学生到台前演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月历的蓝色方框中的4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变换位置验证结论)组内讨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在活动后思考。月历的红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变换位置验证结论)组内讨论,全班交流一张普普通通的月历,经过同学们的细心

5、观察,结果我们发现了其中很多的数学奥秘。思考感悟:这节课我们完成了三项活动,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同学们学完本节课的感受与体会。(学生自我交流,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见解,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同时也对别人有启发)(引导学生说出“数学好玩,数学好学”的感受。)打开课件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著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写给“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少年数学论坛的题词“数学好玩”。“数学好玩”这是著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在2002年8月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写给“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少年数学论坛的题词。(这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这样的大会。)陈省身先生是与华罗

6、庚齐名的数学家。很高兴同学们的想法竟与数学大师不谋而合。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数学学习道路上会走得更快更好!课后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写进“成长记录”。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想要和能够发现的东西;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1.组织数学活动,给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机会。4本节课通过三个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层次的思考。活动一引导学生学会在活动过

7、程中思考;活动二、三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后思考。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与感受“做数学”的过程;采取自主活动与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快乐、轻松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1.合理利用教材,实现教师角色转变。本节课对教材提供的素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活动分成两个层次:活动过程中思考和活动过程后思考,每一活动按照边做边想、先做后想的要求设计,使不同的学生通过思考都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