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4月)理综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4月)理综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

ID:31850415

大小:733.2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1-21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4月)理综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4月)理综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4月)理综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4月)理综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4月)理综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4月)理综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4月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1.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用途与其还原性或氧化性有关的是A.铁粉、碳粉用于“暧宝宝”的发热剂B.漂白液、漂粉精用于棉麻的漂白剂C.氢氧化铝、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N2充入食品袋中用作防腐剂【答案】B【解析】A.暖宝宝的主要成分是铁粉、碳粉、食盐水等,其发热原理是利用Fe粉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发生吸氧腐蚀时能释放能量,但碳粉只是该吸氧腐蚀的正极,与其氧化性或还原性无关,故A错误;B.漂白液、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

2、常用作漂白剂,可以用于棉麻的漂白,故B正确;C.氢氧化铝、碳酸氢钠能与胃液中的胃酸发生复分解反应,降低胃液的酸性,与还原性或氧化性无关,故C错误;D.食品袋中冲入N2可以隔绝空气,达到防腐的目的,与还原性或氧化性无关,故D错误;答案选B。2.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a)、(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中只有a、b互为同分异构体B.a、b、c 分别有3种、4种、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a、b、c均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D.c分子内至少有6个碳原子共平面【答案】C【解析】A.

3、由三种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a、b、c的分子式均为C8H10O2,所以a、b、c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由三种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a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b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含有8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B错误;C.三种物质中分别含有羟基、羧基、苯环等,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或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烃的含氧衍生物可以燃烧,所以能发生氧化反应,故C正确;D.由c的结构简式可知,c分子内至少有4个碳原子共平面,故D错误;答案选C。3.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

4、不正确的是A.11.5g金属钠投入200mL1mol/L盐酸中,产生氢气分子的个数为0.1NA-18-B.水蒸气通过Na2O2使其增重2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C.常温下,15gHCHO与14CO组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5NAD.10g质量分数为46%乙醇溶液中O-H键数目为0.7NA【答案】A【解析】A.11.5g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11.5g÷23g/mol=0.5mol,200mL1mol/L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为:n(HCl)=0.2L×1mol/L=0.2mol,Na和盐酸反应的化

5、学方程式为:2Na+2HCl=2NaCl+H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金属钠过量,但过量的钠可以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因此0.5molNa完全反应生成0.25mol氢气,氢气分子的个数为0.25NA,故A错误;B.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若有2mol水参加反应,反应后质量增加4g,转移2mol电子,因此质量增加2g时,转移电子1mol,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故B正确;C.HCHO与14CO的摩尔质量

6、相等,均为30g/mol,则15g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其分子总数为0.5NA,故C正确;D.10g质量分数为46%乙醇溶液中含有4.6g乙醇和5.4g水,乙醇和水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mol和0.3mol,由乙醇和水的分子结构可知,二者分别含有0.1molO-H键和0.6molO-H键,O-H键的总数为0.7NA,故D正确;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要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二是要理清相关物质的结构特点

7、和反应特点,试题难度中等。本题的易错点是A项,解题时要注意过量的钠可以和水继续反应生成氢气。4.某学习小组设计制取SO2并验证其部分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如下(夹持装置省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关闭弹簧夹a,打开弹簧夹b,用酒精灯在三颈烧瓶下微热,若能观察到C中长导管口有明显气泡现象,就能判断装置A、B部分气密性良好B.A装置中比较理想的反应物质是Na2SO3固体和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18-C.B装置溶液变红色,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C装置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为:BaCl2+SO2+H20BaSO3↓+2

8、HC1D.取反应后D溶液少许,滴加品红溶液,红色褪去,不能说明SO2 具有漂白性【答案】D【解析】A.关闭弹簧夹a,打开弹簧夹b,用酒精灯在三颈烧瓶下微热,若能观察到C中长导管口有明显气泡现象,且冷却后C中长导管口出现一段稳定的水柱,才能说明A、B部分气密性良好,故A错误;B.因SO2易溶于水,所以A装置中比较理想的反应物是Na2SO3固体和质量分数为70%左右的浓硫酸,故B错误;C.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使蓝色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