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精校解析 Word版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精校解析 Word版

ID:31851039

大小:219.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1-21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一期初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透视“李约瑟难题”:呼唤创新文化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曾经有一道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确实,元明以前,华夏大地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但是到了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却纷纷落

2、伍了。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比较近代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由弱向强的转移,是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17、18世纪,那里有较为宽松的宗教背景,为牛顿等科学家提出超前的、有创见的理论提供了合适的气候和土壤;其先进的市场意识、商贸手段也为蒸汽机等技术发明和产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相当长一段时

3、间内,英国是世界科学中心、技术中心和产业中心。我们再看看德国在近代为什么能够在迅速崛起。德国的迅速崛起,要归功于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归功于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归功于将大学专业教学与专业研究结合起来,促使大批的青年人才直接参与科学前沿的探索活动,促成了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因素的长期积累。这种新型模式催生了现代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开辟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先河。现在世界科技和经济“超级大国”美国,也是通过文化创新后来居上

4、的。美国为什么能够成功?最大的因素,是有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断营造和优化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19-古今中外的例子充分证明:一流的成果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环境。不论是技术创新、科学创新、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都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其最大特点是探索,是敢想敢试敢闯,其结果,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败,而且失败的可能性甚至会大于成功的可能性。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重大的人文创新来导引,需要文化的繁荣。科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体制的

5、改革,最后都归结到文化的创新。这不仅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导致了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B.元明以前,华夏大地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却纷纷落伍了,其原因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变弱。C.英国不仅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而且还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因此,英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世界科学中心、技术中心和产业中心。D.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

6、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是德国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提出“李约瑟难题”之后,分析了“李约瑟难题”的原因所在,并为解决“李约瑟难题”指明了方向。B.文章论述了“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原因,为中国文化、经济、科技及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C.文章三、四、五段通过分析英国、德国、美国崛起的原因,论证了科技发展与文化创新的密切关系。D.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旨在批判中国缺乏有勇气的创新者及客观环境,因而导致“李约瑟难题”

7、的生发。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的繁荣、文化的创新在经济繁荣的时代必不可少,取代了科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体制的改革。B.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能够催生现代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C.科技的发展需要一种求异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尽管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但只要尝试就有可能成功。-19-D.“李约瑟难题”实际是对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的一种深刻的疑问和思考。【答案】1.B2.D3.A【解析】...............2.试题

8、分析:D项,夸大事实,“旨在强烈批判中国……”解说错误,文中没有批判之意,只是客观分析。3.试题分析:A项,无中生有,“取代了科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体制的改革”解说错误,原文“科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体制的改革,最后都归结到文化的创新”。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