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拉菲莫维奇

绥拉菲莫维奇

ID:31856390

大小:139.89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1-22

绥拉菲莫维奇_第1页
绥拉菲莫维奇_第2页
绥拉菲莫维奇_第3页
绥拉菲莫维奇_第4页
绥拉菲莫维奇_第5页
资源描述:

《绥拉菲莫维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战斗的一生引子绥拉菲莫维奇(1863—1949)是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也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之一。绥拉菲莫维奇的一生,是与俄罗斯人民共命运的一生。他经历了两个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期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三次革命风暴(1905年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每次革命运动,他都是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丰富的革命经历,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编年史作家;他的著作,就是苏联人民革命的历史画卷。描写苏联国内战争的长篇小说《铁流》,被联共(布)中央誉为“经典名著”,标志着绥拉菲莫维奇创作的最高成就。列宁和高尔基都很关注

2、绥拉菲莫维奇的生活和创作,苏共中央和苏联人民给了这位作家巨大的荣誉。一九三三年,他七十寿辰时荣获列宁勋章,一九四三年,他八十岁时,又荣获斯大林文学一等奖。绥拉菲莫维奇的创作,不仅在苏联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我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新文艺创作也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一九三一年,《铁流》这“鲜艳而铁一样的新花”,在鲁迅先生的努力下,冲破“岩石似的重压”,和我国读者见面了。从此,绥拉菲莫维奇就成为我国人民熟悉和喜爱的作家。少年的困惑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波波夫于一八六三年一月七日诞生在顿河

3、草原上的尼日尼·库尔玛雅尔镇。他的父母都是顿河地区的哥萨克。父亲绥拉菲莫·伊万诺维奇·波波夫十六岁就离开家到高加索军队服役去了。绥拉菲莫维奇为人诚实、忠厚。他的天地就是团队。团队以外的天地,他一无所知。他曾两次获得沙皇的乔治勋章,并被提升为军官。母亲拉伊莎·杜保夫斯卡娅善良而热情,在村子里很受人敬爱。她关心人们的疾苦,她们家虽不富裕,她却常常设法周济贫困的邻居。她受的教育虽不多,但能以流利而又生动的语言讲故事,她用几个词就能把一个人形容得惟妙惟肖。正是她在绥拉菲莫维奇幼小的心灵上,播

4、下了文学的种子。绥拉菲莫维奇就说过,他“成为作家是由于受母亲的影响”。绥拉菲莫维奇的父母都信基督教。每逢礼拜日,他们就给儿子换上一套漂亮的衣服,领他到教堂去。在绥拉菲莫维奇的亲属中,只有他的外祖父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杜保夫斯基不信上帝,他从来也不到教堂去作礼拜。要是神父到他家来,他就把自己的房门锁上,到草原上去。有一次,小萨沙(绥拉菲莫维奇的爱称)将从邻居老太婆那里听来的黑手鬼的故事,告诉了外祖父。外祖父生气地说:“乱扯闲话,把孩子给教坏了⋯⋯,你别听女人们的闲话,⋯⋯”萨沙爱爸爸和妈妈,也信任他们,也爱外祖父。他看

5、见村里人是那么尊敬外祖父,外祖父常常替他们向法院写申诉书。村里人说外祖父救了许多哥萨克,让他们“没讨饭和蹲监狱”。外祖父也很喜欢这个观察力和想象力都强的外孙子。他每次来,总是耐心地回答萨沙提出的出人意料的问题。这一老一少,常像平辈人一样交谈着。有一次,萨沙给外祖父讲村里两个农民打架的事。福民说一个新来的农民偷了他什么土地就打起来了。外祖父听完了萨沙讲的故事,脸上现出了愁容,气愤地啐了一口唾沫说:“这才是胡涂人!他们都是穷人,哪里有什么土地?”“那福民为什么说那个外来的农民偷了他的土地

6、呢?”萨沙问他的外祖父。“这是愚昧造成的。福民是顿河这儿的本地人,他是地主的农奴。当农奴制一废除,地主康尼克夫就跟他说:‘再见吧!’这样福民就成了一个什么都没有的自由人。他恨那个外来的农民,他说那个外乡人是来抢他福民这个本地人的土地。其实,他俩都没有土地。”外祖父解释的话萨沙并不完全了解。地主康尼克夫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可是福民和外来的农民连一寸土地也没有,为什么这样呢?萨沙不明白。他想下一次好好问问外祖父。可是不久萨沙就与外祖父分手了。萨沙的父亲绥拉菲莫·伊万诺维奇在一个哥萨克团里管财务。这个团,要移驻到俄国西部的所

7、谓“波兰帝国”去。这样,萨沙就带着他的困惑随同父亲远行了。在整理行装的日子里,萨沙常常跟父亲的勤务兵聂菲德在一起。他也是哥萨克人,平常见萨沙总是很亲热的。可是这次他们在一起时,萨沙感到他很忧愁,不像从前那样爱说爱笑了。有一天,萨沙看见一个年轻的哥萨克来找聂菲德,他没听清他们说什么,不过从那个人脸上的表情,对以觉察出他在讲什么不高兴的事。后来聂菲德告诉萨沙,他们俩是一个村的人,他叫基斯乌索夫,结婚不久,刚刚入伍,可是这次就要出发了,他请求上士让他跟老婆见一面,他说,也许以后永远见不到她

8、了。可是上士无论如何也不代他向中队长报告⋯⋯。聂菲德嘱咐他:“这话您可别告诉爸爸和妈妈呀。”聂菲德的话,使小萨沙深思起来。父亲老是告诉萨沙:哥萨克是帝国的支柱,为沙皇和祖国的荣誉服务,是一个哥萨克无上的幸福。可是,基斯乌索夫不愿意出发,聂菲德也不愿意,别的哥萨克大概也不高兴离开故乡,一去很多年,这是为什么?这一个问题,对一个七岁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