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拉响人才荒警报 基金经理离职数接近去年全年.doc

公募拉响人才荒警报 基金经理离职数接近去年全年.doc

ID:31866630

大小:2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23

公募拉响人才荒警报 基金经理离职数接近去年全年.doc_第1页
公募拉响人才荒警报 基金经理离职数接近去年全年.doc_第2页
公募拉响人才荒警报 基金经理离职数接近去年全年.doc_第3页
公募拉响人才荒警报 基金经理离职数接近去年全年.doc_第4页
公募拉响人才荒警报 基金经理离职数接近去年全年.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募拉响人才荒警报 基金经理离职数接近去年全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每经记者徐皓陆慧婧发自上海去年年底以来,监管部门频出重拳,在公募行业引发一场“捕鼠风暴”,多家基金公司涉案。在此背景下,加上市场持续低迷,众多基金经理离公募而去,或投奔私募,或自主创业,或进入其他金融子行业,其中资深基金经理流失尤为严重,而很多接任者往往涉“基”未深,导致目前整个基金经理队伍平均管理年限不足3年。面对人才“断档”的危机,基金公司各显神通争抢人才,一场投研人才争夺战爆发在即。新名字越来越多,老面孔越来越少。近年来,基金经理以每年新增百人的速度扩容,但2014年增长速度放缓,离职人数反增,截至8月19日,离职人数已接近去年全年。而从业经历10年以上的资深

2、经理流失率更高,整个公募行业面临人才“断档”危机。基金经理去哪儿了?各大基金公司补充投研人才的路径有哪些?资深基金经理流失严重8月8日,在华泰柏瑞基金公司工作了10个年头的汪晖卸下了投资总监和基金经理职务,从老东家正式离职。据了解,汪晖的下一站是上海另一家基金公司。而在同一周,连续有4名基金经理公告离职。除汪晖外,还有国泰基金杨旭蔚、泰达宏利陈少平、财通基金赵媛媛。其中,汪晖、杨旭蔚和陈少平都在原公司工作时间超过10年。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8月19日),离职的基金经理已经达到128人,已经接近去年全年基金经理离职人数138人。“虽然最近几年基金经

3、理离职绝对数量在增长,但因为整体人数在不断上升,所以离职率反而在下降。”有基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人士表示。统计数据印证了这一说法,如果以年初基金经理人数作为基数,今年以来基金经理离职率为13.58%,而2013年达到16.9%,2012年为16.33%。不过,人力资源咨询机构韬睿惠悦中国资本市场咨询负责人陆晓隽在一次研讨会上表示,“虽然离职率是下降的,但离职人员的影响在上升,从离职人员的结构来看,资深经理人的占比在上升。”《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像汪晖这样的资深基金经理离职事件呈递增之势,他们或跳槽到别家基金公司,或进入资管、私募等其他金融行业;

4、而去年末开始的基金行业“捕鼠风暴”牵连多位资深基金经理落马,也成为资深基金经理离职率上升的因素之一。随着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推进,金融企业的人才竞争已经跨越所属子行业,基金经理的跳槽方向除公募基金公司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了私募基金、券商、信托,以及由保险企业投资的资产管理公司。今年离职的知名基金经理中,原兴业全球基金(微博)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王晓明、原华夏回报基金经理胡建平、原添富民营基金经理齐东超均进入私募行业创业。信诚基金副总、信诚精选基金经理黄小坚则转投保险资管公司。韬睿惠悦的调研报告显示,保险资产管理行业中的投资人才有50%来源于基金公司。除了转投金融相关

5、子行业,一些人则永远离开了资管行业。2013年以来,监管机构证实有违规行为的基金经理已近20人,包括股票、债券、货币等投资领域,其中大部分是行业资深和颇有名望的投资人员。而这些基金经理将受到严厉处罚,甚至面临牢狱之灾,对同行从业者震动巨大,也对一些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造成直接影响。海富通副总经理陈洪,也是业内最资深的基金经理之一,在今年5月离职,去向未明。受到公司5名基金经理同时因为违规行为被监管机构调查的影响,作为分管投资的副总经理,陈洪离职的背后有太多无奈。iFinD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离职的基金经理共有128人,新聘任基金经理143人,净流入15人,目前总人数为

6、955人。而此前的2013、2012年,公募基金行业每年新增基金经理数量都达百人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的新增基金经理以及资深基金经理的流失,造成基金经理平均管理年限持续下降,目前基金经理平均管理年限已经降至3年以下。外聘内培“双管齐下”离职基金经理的第一大去向仍是资管行业。韬睿惠悦调研数据显示,基金行业中1/3左右的人才来源于本行业,尤其是投资部门更严重依赖同行业公司“输送”,有将近一半人才来自其他基金公司。在中大型基金公司中,能够做到全部人才自己培养的公司并不多,多数仍采取外聘内培“双管齐下”的人才策略。泰达宏利是中大型基金公司中,新任基金经理全部由公司内部培养

7、且人数最多的基金公司。《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泰达宏利先后有3名基金经理辞职,此后,泰达宏利分别从内部提拔3名基金经理。观察泰达宏利的用人传统可发现,直接从外部挖角上岗的现象并不多见。2007年以来,仅有两名基金经理(来自益民基金的胡振仓、来自中金公司的熊壮)自外部招聘入职未满1年即上任基金经理,其余11名基金经理即使自外部招聘,也需经过内部历练才可上岗。大型基金公司中,华夏基金由于基金经理人数最多,因此无论在新任还是离职基金经理数量排名上,均位列行业之最。不过,华夏基金历来倾向于研究员上任基金经理的传统晋升路径,基金经理外聘比例明显低于大基金公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