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doc

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doc

ID:31872971

大小:3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23

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doc_第1页
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doc_第2页
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doc_第3页
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doc_第4页
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各高等学校:为切实加强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加快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步伐,有效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豫发〔2006〕10号)和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技〔2006〕3号),省教育厅决定启动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现将《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各高校要切实加强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共同营造培育创新人才的良好环境,为实现中原崛起和建设创新型

2、河南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二○○八年四月十四日附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加快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步伐,有效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豫发〔2006〕10号)和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技〔2006〕3号),决定启动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为加强计划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实施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旨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作用,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倡导和培育团队精神,凝聚和培养一

3、批优秀的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进而推动高校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三条 创新团队是紧密型创新研究群体,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首席专家,以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团队成员,能够围绕国家和我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重大科技前沿热点问题,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进行具有开创性、探索性和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具有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关键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第四条 创新团队建设遵循“整合资源,支持重点,突出特色,动态发展”的原则,依靠项目研究为载体,主要目标任务是培育和产生原创性重大科研成果,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和

4、优秀创新人才群体,鼓励大胆探索,倡导学术争鸣,推动学科交叉,促进合作、交流、竞争,营造拔尖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第五条 创新团队计划评审工作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专家评审,择优支持。第六条 省教育厅科研外事处归口负责“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的日常工作。第二章 支持规划、范围和条件第七条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自2008年起到2012止,五年内支持25个左右,按年度分步实施。第八条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支持范围限于教育厅经费直供的普通高等学校。已获得国家、教育部及河南省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等资助者,不在本计划支持

5、范围。第九条 申请建设的创新团队,其整体研究实力和学术水平在国内应具有明显的优势,研究工作已取得突出的成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申请建设的创新团队必须具备开展创新研究的工作基础和实验条件,一般应以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第一层次)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第十条 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作风正派,治学严谨,敢于创新,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研究群体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一般应是在本校全职工作的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原学者、国家或省重大项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学家、

6、国家级重点学科负责人或方向负责人、省特聘教授等中青年专家,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现任校(院)级领导干部不得作为团队学术带头人申报。第十一条 创新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研究集体(一般应为8人以上),研究方向明确稳定、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团队具备长期稳定合作的研究基础,近五年以来,团队中主要学术骨干合作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以上,并合作承担有国家级科研项目(以任务书为准)。团队研究骨干一般由4-6人组成,每人均应具备博士学位或正高级职称、具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近3年曾主持过省级及其以上重大或重点-项目、且至少以第一

7、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5篇CSCD核心库期刊(其中第一作者论文不少于1/2,下同)学术论文或有4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或有1项发明专利,能够为今后2到3年内取得重大突破起到关键性作用。团队其它成员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并具有较强的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近三年主持过厅级以上课题,至少发表2篇CSCD核心库期刊(或1篇本学科一级期刊)学术论文或有2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或有1项发明专利。第三章 申请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