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考试重点(word版)

针灸学考试重点(word版)

ID:31887809

大小:64.5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24

针灸学考试重点(word版)_第1页
针灸学考试重点(word版)_第2页
针灸学考试重点(word版)_第3页
针灸学考试重点(word版)_第4页
针灸学考试重点(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学考试重点(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针灸学考试重点(考试必备)整理:机密下载《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魏晋时代的皇甫谧编撰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收录349个腧穴。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绘制“明堂三人图”,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是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北宋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元代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收录361个腧穴。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络系统的组成:由经脉和络脉

2、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十二经脉组成: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左右对称的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观全身。与六脏相配属的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与六腑相配属的六条阳经

3、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正经流注次序: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

4、足厥阴肝。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阳维脉、阴阳跷脉共8条,故称~。特点: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作用: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一源三岐: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为~。血海:冲脉可涵蓄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又称~。气街:是经气聚集运行的共同通路。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经络的作用:联系脏腑、

5、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特定穴的分类:1、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2、原穴、络穴(原穴为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络穴为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又称“十五络穴”)3、郄

6、穴(指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跷和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4、背俞穴、募穴(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俞穴”;募穴为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5、下合穴(为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6、八会穴(为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7、八脉交会穴(为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想通的八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8、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五输穴经

7、气流注特点概括“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骨度分寸定位法:是指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人体体表解剖标志:固定的标志;活动的标志。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分为三种: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毫针的构造:分为针尖、针身、针

8、根、针柄、针尾五个部分。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拇、食、中指夹持针柄,其状如持笔,故右手称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2、夹持进针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3、舒张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4、提捏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针管进针法。行针的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