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全集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全集

ID:3189512

大小:355.50 KB

页数:83页

时间:2017-11-20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全集_第1页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全集_第2页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全集_第3页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全集_第4页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全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全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全集“风神初震”的初唐诗学习目标:1、能够感悟初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2、能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3、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教学建议: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本专题选取了初唐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五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一篇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1、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

2、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2、《滕王阁》在必修本中已经附在《滕王阁序》之后,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将序文和诗歌进行对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勾画出诗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语,然后体会作者那种面对永恒的存在所发出的人世沧桑之感。3、《春江花月夜》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此诗的教学资源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此诗的难点是诗歌中所传达出来的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同时要将此问题讲深讲透,并且要进行正确引导。4、重点放在《春江花月夜》,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抒情主人公是谁?《滕王阁》在必修四出现过,可以先搁置,到

3、讲晚唐诗时,设“登高”诗专题时对比鉴赏。第一课时 总述学习目标:1、了解唐诗发展的过程,对唐诗有一个总体感知。2、掌握初唐早期文风。教学过程:一、简述唐诗发展过程1、看电视散文《唐之韵》之“千古唐诗”(第1集)(约20分钟)2、简述唐诗发展过程(1)可发资料《唐诗的发展》。(2)也可让同学课前认真预习附录部分的《唐诗的历程》。二、初唐早期文风1、历史沿革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2、我们知道,南朝文风流行词采华美,音韵流转,后世称之为绮靡艳丽。如:(1)梁武帝萧衍的《子夜四时歌》(宫体诗)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色

4、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2)徐陵的《长相思》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雁门寒,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3、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杰”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初唐四杰是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也称“王杨卢骆”。他们的诗歌还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已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内容,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诗的风格也较清峻,对扭转

5、初唐诗风起到了促进作用。到沈佺期、宋之问时,确定了律诗崭新的形式。4、“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为诗的“盛唐”奠定的基础。为什么说初唐诗是“风神初振”呢?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探讨。三、布置作业1、认真预习“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共5首)中的前四首。2、请大家查阅有关作者资料。第二课时 诗歌鉴赏(一)教学目标:1、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2、《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篇,虽然是一首和诗,但写得别有情致。诗人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感伤,有满腹牢骚寄于言外。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该诗

6、在使用“虚”字上的妙处的同时,体悟诗人这种独特的情感。教学过程:一、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由《登幽州台歌》导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参考《学习与评价》2、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现出他的怀才不遇,他的不平,他的忧愤,他心底的波澜。(引出作者陈子昂的介绍。)(二)作者简介陈子昂(659-700),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年任侠,24岁举进士,擢麟台正字,故世或称陈正字。迁右拾遗,故又称陈拾遗。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罕为用。曾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忤上降职。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诬陷,下狱死。陈子昂所作

7、诗论著作《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所作诗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为代表,作品指斥时弊,风骨高古,有汉魏风骨,是他的诗歌理论的最好体现。(三)朗读《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四)诗歌鉴赏1、根据注释,初探诗意2、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