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热塑性橡胶可靠性试验验证方案

汽车热塑性橡胶可靠性试验验证方案

ID:31895250

大小:55.8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27

汽车热塑性橡胶可靠性试验验证方案_第1页
汽车热塑性橡胶可靠性试验验证方案_第2页
汽车热塑性橡胶可靠性试验验证方案_第3页
汽车热塑性橡胶可靠性试验验证方案_第4页
汽车热塑性橡胶可靠性试验验证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热塑性橡胶可靠性试验验证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目次1目的和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参考资料14试验项目24.1一般要求34.2外观34.3规格尺寸34.4材料44.5胶料性能44.6成品性能51 目的和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热塑性橡胶件的标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具体要求,标准适用于汽车用密封条。提供设计人员参考选用新物料选用要求,指导相关人员进行汽车连接器的基本性能测试及可靠性研究。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见表1 。表1 规范性引用文件序号标准/文件号标准/文件名称备注1QC/T1090-2017汽车发动机用密封垫片技术条件2

2、QC/T638-2000密封垫圈8QC/T716-2004(2010)汽车密封条保持力和插入力试验方法9QC/T711-2004(2010)汽车密封条植绒耐磨性试验方法10QC/T710-2004(2010)汽车密封条压缩负荷试验方法11QC/T709-2004(2010)汽车密封条压缩永久变形试验方法12QC/T641-2005(2012)汽车用塑料密封条13QC/T639-2004(2010)汽车用橡胶密封条14QC/T797-2008汽车塑料件、橡胶件和热塑性弹性体件的材料标识和标记15QC/T

3、638-2000(2009)密封垫圈3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见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表2 参考资料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备注1GB/T7759-1996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2GB/T3512-200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3GB/T531.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4GB/T10707-2008橡胶燃烧性能的测定5GB/T17604-1998橡胶管道接口用密

4、封圈制造质量的建议疵点的分类与类别6SAE J 80-2004汽车用橡胶垫7SAEJ200-2001橡胶材料分类体系1 试验项目试验及测试项目见表3 。表1 试验及测试项目序号试验类别试验项目条款要求1外观4.2符合HG/T3091-1987(1997)的有关规定2尺寸4.3产品长度尺寸及公差应符合产品图样的有关规定。未注公差可按表13胶料性能硬度4.5.1按图样要求4拉伸强度4.5.2按图样要求5拉伸伸长率4.5.3按图样要求6压缩永久变形4.5.6按图样要求7热空气老化4.5.4具体橡胶材料决定8

5、耐水性4.5.5具体橡胶材料决定9脆性温度4.5.7具体橡胶材料决定10耐臭氧老化4.5.8未出现龟裂则判定耐臭氧老化合格11污染性4.5.9无污染12耐腐蚀性4.5.10电解铜上不允许变黑,允许轻微的热变色13燃烧性4.5.1114成品性能压缩永久变形4.6.1按图样要求15压缩负荷4.6.2按图样要求16插入力4.6.3按图样要求17拔出力4.6.4按图样要求18低温性能4.6.5仍有弹性、无裂纹19接头和接角结合力4.6.6≥120按图样要求20植绒耐磨性4.6.7≥4级21涂层低温性能4.6.

6、8≤1级22耐光照老化4.6.9按图样要求1.1 一般要求密封条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技术文件制造。用户如有其他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1.2 外观4.2.1密封条密实胶部分外观应符合HG/T3091-1987(1997)的有关规定。海绵胶部分外观应无气泡、表皮龟裂、破皮、缺胶等影响产品外观和使用性能的缺陷。4.2.2植绒面植绒均匀,表面清洁,无污迹,不允许基材裸露。4.2.3特殊要求应符合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批准封样件或样板要求。1.3 规格尺寸4.3.1产品断面形状及尺寸应在其放大倍率为10的控制

7、图公差范围内。如图样无明确要求,可按GB/T3672.1-2002执行。4.3.2产品长度尺寸及公差应符合产品图样的有关规定。未注公差可按表1(只针对密实胶、复合组分)执行。表1 尺寸公差尺寸公差0~40±1.0401~630±4.041~63±1.3631~1000±5.064~100±1.61001~1600±6.3101~160±2.01601~2500±10.0161~250±2.52501~4000±12.5251~400±3.2大于4000±0.32%1.1 材料4.4.1密封条的材料应采

8、用以对应原料的混炼胶,胶料测试方法及要求见表24.4.2密封条辅助材料(如绒毛、骨架材料等)应符合产品图样的有关规定。1.2 胶料性能4.5.1硬度试验按GB/T531.1-2009,规定的方法进行。试样的厚度至少6mm,对于厚度小于6mm和1.5mm的薄片,为得到足够的厚度,试样可以由不多于3层叠加而成。对叠加后试样总厚度至少6mm。试样尺寸的另一要求是具有足够的面积,使邵氏A型硬度计的测量位置距离任一边缘分别至少12mm。试样的表面在一定范围内应平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