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感恩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感恩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ID:31897288

大小:4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25

高校感恩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高校感恩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高校感恩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高校感恩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4页
高校感恩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感恩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校感恩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文化源远流长。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体制的不完善,家长的错误观念等原因,使大学生越来越缺乏感恩意识。面对大学生自杀、虐待动物,犯罪等问题日益突显,感恩教育逐步提上大学教育的日程。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祖国的未来发展系于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高校的感恩教育。本文将从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来进行研究,使我国高校的感恩教育能切实有效的实施。关键词

2、:感恩感恩教育高校大学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也正经受着各种不定因素的考验,感恩意识的缺失也日益突显。我们要想实现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做好教育工作,特别是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它的主旨在于导人向善,使人心胸开阔,无私奉献,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才能肩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因此,本文将从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有所帮助。一、关于感恩教育的相关理论要了解感恩教育在高校中的发展状况,就必须清楚什么是感恩,什么是感恩教育。只有了解了相关概

3、念,才能深入的对其进行分析。(一)感恩的起源及涵义1、感恩的起源对“感恩”一词的初步了解可能源于西方的“感恩节”。在西方基督教徒都要感恩,吃饭前他们要祷告,感谢上帝赐予食物;有人生病时,他们也要祷告,祈求上帝保健康;有人做了错事,也要向神父忏悔,以求心灵上的慰藉。其实在中国,“感恩”一词最早出自晋代文豪潘岳《关中》诗“观遂虎奋,感恩输力”亦取“感恩戴德”之意。在中国还有很多词汇都表达了感恩之意,如“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等词句,还有《二十四孝》等典故。所以,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感恩”都有着深厚

4、的文化背景。2、感恩的涵义...“感恩”顾名思义,就是“感谢恩惠”的意思。在《牛津字典》的解释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回馈他人”。感恩在西方本义上是感谢上帝赐予人类以生存的食物,后来扩大为社会成员要常怀一颗宽容与回报之心,记得周围人对自己的帮助而忘却不快乐的事。而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在中国常被表述为仁、义、孝,仁要求博爱众生,常怀恻隐之心,感念自然创造众生和社会创造人生之恩;义则是和朋友肝胆相照,乃至士为知己者死,感念的是朋友知遇之恩;孝则为爱亲,孝亲,以报父母抚育之恩。总之,感恩是一种传统

5、美德,一种责任意识,更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既是一个人所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二)感恩教育的涵义及相关问题1、感恩教育的发展现状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学校教育体制的缺陷,家长的无节制的宠爱等各方面原因,使得大部分青少年缺乏感恩意识,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回报,因此,感恩逐步提上教育日程。近些年,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感恩教育,对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高校教育体系中,还没有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很多学校只停留于表面,没有深入其中。感恩教育在高校普遍被忽视。是以在高

6、校中部分学生稍遇挫折就会选择自杀,同学之间稍有冲突就会起杀念,嫌弃父母没有能力,导致家境贫寒,不能满足自己的消费,以自己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目中无人,不尊重老师,甚至导致心理不健康,靠虐待动物,破坏公物等来发泄情绪。再有大部分学生得到社会好心人的救助却不知回报,如从飞事件。申办了国家助学贷款却迟迟不还等现象出现,因此,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2、感恩教育的涵义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的实施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有所不同,科学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理性的、逻辑

7、的。而感恩教育的教学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活动,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养成相应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也有学者认为感恩教育是对全社会实施的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它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感恩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具有重要意义。3、感恩观念的中西方比较...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感恩观念在中西方也存在不同。中国人的感恩存在于私人之间,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帐,常建立施与者与被施与者的关系上,如晚辈与长辈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等

8、。这种感恩由家人到外人,由熟人到陌生人逐渐减弱。而西方的感恩意识则带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西方基督教的报恩不局限于受恩者的一对一的酬谢,而多体现为互助精神,感恩意识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