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廉政感悟征文合集

5篇廉政感悟征文合集

ID:31898733

大小:3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27

5篇廉政感悟征文合集_第1页
5篇廉政感悟征文合集_第2页
5篇廉政感悟征文合集_第3页
5篇廉政感悟征文合集_第4页
5篇廉政感悟征文合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5篇廉政感悟征文合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5篇廉政感悟征文合集闲暇之余,读过一首小诗,内容如下:“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这是1940年5月24日冯玉祥将军创作的《我》,整诗体现了他自己人生的真实写照。他虽然戎马一生,官位显赫,但他始终不忘自己出身平民,以清廉的作风为官做事,始终保持平民本色。据记载,冯玉祥长年过着平民化的生活,自己用餐吃一菜一汤,若有来客,每人加一个菜,不备烟酒。他经常不坐车轿,步行去公署,有时还骑着脚踏车去四处办事。为父母迁坟时,他一切从简办事,没有惊动众

2、人,自己买下一场地,亲自抬棺,由兄长在前打幡引路,简单地把事办完。他没有利用职权照顾过自己的一个亲戚,尽管子孙心中暂时有过委屈,但他们没给将军脸上抹过黑,没给政府添过麻烦,都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生活。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从士兵到将军,几十年的军旅生涯,内心始终恪守着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不占便宜,不捞好处,不给政府和他人添麻烦。冯玉祥在出任河南省主席时,针对当时官匪勾结,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无法无天,百姓处于水火之中的现状,专门题词如下:“我们一定要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扫除净尽,我们誓为人民建立极为清廉的政府。我们为人民除水患兴水利修道路及做种种有益的事,我们要使人人均

3、有受教育读书识字的机会。我们训练军队的标准是为人民谋利益,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武力”。这段话充分体现了他的理想和抱负,从来不对高官权贵们阿谀逢迎,也更不喜欢对他逢迎讨好的人,如遇上这样的人,也会毫不留情给予严厉惩罚。冯玉祥将军旧居就座落在我的母校(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院内,每次经过瞻仰之时我都肃然起敬,他的精神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作为军人出身的我,更应该学习冯玉祥将军坚定执着的信念,清明廉洁的品格。在工作和生活中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坚持克己奉公。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公利与私利面前,必须先公后私,克己奉公。严格区

4、分公与私的界限,做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以公众利益为重,以个人利益为轻。二是要坚持崇廉拒腐。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不仅应当管好自己,还应当管好自己的家庭成员,重视家庭建设。三是要坚持尚俭戒奢。按照《廉洁自律准则》对全体党员的规范要求,杜绝讲排场比阔气,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四是要坚持淡泊名利。在工作中做到敬业奉献、淡泊名利,培养担当向上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

5、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现在转业到地方工作,更需要学习先烈们“子规夜半犹啼血”的精神,才能和广大党员群众、志士仁人共同完成“不信东风唤不回”的坚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会迎来更加绚丽多彩的明天。廉政感悟征文中国是礼仪之邦。送礼是表达心意的一种形式,重在情谊,重在诚意,重在心意。礼不在多,达意则灵;礼不在重,传情则行。有道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轻情意重才是赠品诉求的重心。正当的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以贿赂为目的的送礼收礼需要保持清醒。有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主动出击送礼,抓住春节拜年、老人祝寿、子女上学、红白喜事等机会频繁送礼,目的就

6、是通过今天的“感情投资”达到明天的“利益产出”。个别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收礼、索礼,每逢婚丧嫁娶、乔迁新居、生病住院等时机都大肆收礼。这类的送礼和收礼,背后往往伴随权钱交易,是一种礼品形式的贿赂。只有制止送礼收礼不正之风,才能让送礼收礼回归本意。相传北宋包拯六十大寿时,朝廷念他德高望重,劳苦功高,要给他做寿。包拯推辞不过,只好从命。但他决定,寿礼一律拒收。他命儿子包贵及王朝站在衙门口拒礼。可谁知道,第一个送寿礼的就是朝廷派来送礼的六官司礼太监。这下可难住了包贵,朝廷送来的礼不收,这不是抗旨不遵吗?可父命他又不敢违,无奈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的缘由写在一张红纸上转呈父

7、亲。老太监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包贵让王朝把诗拿给包拯展视。不一会儿,王朝带回原红纸交付老太监,只见原诗下边添了四句:“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六官司礼太监看罢,带着礼物和那张红纸回宫交差去了。一个德高望重的名臣,在过生日时,别人送点礼品本无可厚非,然而包拯想到的是此例一开,会助长送礼收礼之风,于是铁面丹心,拒礼于门外。这种“拒礼为开廉洁风”的精神何等可贵!共产党人更是把拒礼纳入制度规定。1949年3月,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六条规定,

8、其中有一条“不送礼”。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