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历史轮必修1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_1

xx届高考历史轮必修1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_1

ID:31901090

大小:27.0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25

xx届高考历史轮必修1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_1_第1页
xx届高考历史轮必修1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_1_第2页
xx届高考历史轮必修1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_1_第3页
xx届高考历史轮必修1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_1_第4页
xx届高考历史轮必修1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_1_第5页
资源描述:

《xx届高考历史轮必修1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届高考历史轮必修1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必修1第6单元  考点1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曲折发展  课前自主学习  一、新中国的成立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筹建新中国,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 临时宪法 的性质,确立了中国新型国家的架构。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初步形成:1949年9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发展: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政协作为 统一战线 组织继续存在,其主要职能是 政治协商 、 民主监督 ;1956年,中共提出“ 长期共存 , 互相监督 ”方针,组

2、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依据:《共同纲领》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  .标志:1954年9月,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  .内容:大会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体现了 人民民主 和 社会主义 两大原则,它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地位及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疑点1】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指点迷津:  ①历史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中国人

3、民长期革命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政体,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  ③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具有许多优越性:便于人民参与国家管理;便于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既能保证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又有利于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法律依据:1949年《 共同纲领 》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含义:在 中央政府 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 自治区 和自治机关,

4、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实施: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新中国共成立了5个自治区、100多个自治县。  .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疑点2】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特点?  指点迷津:  ①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机构,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  ②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也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

5、素的结合。  五、“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文革”原因:  根本原因:党内“ 左 ”倾错误思想的发展。  毛泽东错误判断了党和国家的形势; 林彪 、江青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践踏表现:  “文革”中,国家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动乱中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国家主席 刘少奇 被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造反派全面夺权,造成社会秩序遭严重破坏。  “文革”期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6、制度中断。  【疑点3】从“文革”角度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指点迷津:①从“文革”发动的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重要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也被削弱和破坏。  ②从“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后果来看,在“文革”期间安全毫无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国家政治生活及党的生活极不正常。  ③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还在于我国长期的封建专制传统,缺乏民主意识,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另外,世界各国推进的民主化建设的潮流也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必要。  六、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7、.背景:“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要保护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措施:  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有法可依 、 有法必依 、 执法必严 、 违法必究 ”的法制建设方针。  中共中央为 刘少奇 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冤假错案。  加紧全面立法:1982年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一系列法律。  .成就:逐渐形成以 宪法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七、民主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