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教学大纲

先秦两汉教学大纲

ID:31906514

大小:105.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1-26

先秦两汉教学大纲_第1页
先秦两汉教学大纲_第2页
先秦两汉教学大纲_第3页
先秦两汉教学大纲_第4页
先秦两汉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两汉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文学(本科)教学大纲第一节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一、文学史与文学史学文学史作为人类文化成果之一的文学的历史,应充分注意文学史的文学性。文学史研究有几个层面:最外围是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等,要紧紧围绕文学创作来阐述文学的发展历程;第三个层面是文学作品,这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的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和文学传媒。文学的发展史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共同推进的历史。二、文学本位文学史著作应当立足于文学本位,重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总之,文学创作

2、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与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两翼,所谓文学本位就是强调文学创作这个主体及其两翼。三、史学思维研究文学史应当具有史学的思维。要将过去惯用的评价式的语言,换成描述式的语言。四、文化学视角研究文学史还要从广阔的文化学的角度考察文学。五、文学史著作的当代性文学史研究的当代性表现为:当代的价值判断,当代的审美趣味以及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关注。六、融合古今中外之文学理论以为我研究之用还应借鉴外国的文学理论,但必须从中国文学的实际出发,不能将外国的时髦理论生搬硬套地用于解释中国文学。七、文学史史科学掌握文学史史料是研究文学史的基础性工作。第二节中国文学的演进一、文学演进的外部

3、因素文学的演进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所谓外部因素是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矛盾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二、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1、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①文体发展的不平衡;②朝代的不平衡;③地域的不平衡。2、俗与雅之间的相互影响、转变和推动3、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4、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5、文与道的离合第三节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中国文学史可以分为三古、七段。具体划分如下: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

4、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三古、七段说主要着眼于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体现文学本身发展变化所呈现的阶段性,而将其他的条件如社会制度的变化、王朝的更替等视为文学发展变化的背景。所谓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可以分解为以下九个方面:1、创作主体的发展变化;2、作品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3、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4、文学语言的发展变化;5、艺术表现的发展变化;6、文学流派的发展变化;7、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8、文学传媒的发展变化;9、接受对象的发展变化。作业和练习:阅读《总绪论》,思考、探究以下问题:1、就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

5、学视角谈谈你的见解。2、就你所知,影响文学演进的因素由哪些,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3、一部中国文学史应该怎么写?...第一编先秦文学(50学时)绪论(2学时)第一节中国文学的源头一、传说时期的文学传说时期的文学主要指文字产生以前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原始歌谣现在留存的主要有: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传说为尧舜时期但现在认为是后人伪托的《击壤歌》、《康衢谣》、《卿云歌》、《尧戒》、《南风歌》等;载于《吴越春秋》的《弹歌》;《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的“候人歌”。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反映了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但中国神话的原始形态没有很好的保存下来。由于时间久远、口耳

6、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一)文学起源的几种说法。尤其是劳动说。鲁迅《门外文谈》关于“杭育杭育”派文学家的叙述强调的也是劳动说。“人类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不想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且介亭门外交谈》)我国最早的一些歌谣表明,文学的产生,与生产劳动有直接关系,如《吕氏春秋·古

7、乐篇》的一段记载:“昔葛天民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入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术,四曰‘奋王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还有《河图玉版》所载:“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都是很好的例证。(二)在各种文学形式中诗歌是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夫志动于中,则歌咏外发。┉┉虽虞、夏以前,遗文不睹,禀气怀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